枫桥流水逐香尘 幽寂古道俨如昔 ——本报记者探访和平热水黄石坑石拱桥
最近,二九二大队古道调查组在和 平县热水镇古道调查时发现了大量的古 建筑遗址,初步认为合栋茶亭、上合栋茶 亭、黄石坑石拱桥文物价值较高。在热 水北联古村落热心村干部王团结的带领 下,记者特意探访了热水镇古道上的黄 石坑石拱桥。
枫桥流水一盛景
黄石坑石拱桥位于黄石坑口,整座桥 用不规则的石块堆砌而成,拱洞较小,接 近方形,整体保存一般。记者注意到,石 拱桥的路面也是用河石铺就的,石面极其 光滑,当年古道之繁华可见一斑。不过, 宽2 米多的桥面上竟没有栏杆,令人百思 不得其解。拱桥中间石壁缝中长有一株 碗口粗的枫树,长势亭亭玉立,其粗壮的 树根紧紧盘在石缝里,令人顿感生命力的 顽强。王团结说,“枫桥流水”还是当年一 大盛景。紧挨石拱桥旁边,记者看到有一 旧桥痕迹。王团结说,对于这一桥址,当地 人是这样讲的,相传,在明王阳明率军攻打 “浰贼”池仲容时,原桥被起义军破坏。和 平建县后,后人在旧桥旁边重建了此桥。
昔日繁荣何处寻
王团结说,据老辈人讲,当年有很多 商贩经过黄石坑石拱桥到北联村赶集,以 清末民国时期最为热闹。
清朝中叶,在北联村叶村片即石壁潭 河边建一老街,市场交易曾一度繁荣,但 因地势低常受洪水之灾,于清末转移至兴 隆镇屋对岸高坡处,称窄口街,此后因常 遭“贼”烧,故称火烧街,建国后逐步移至 中兴街赶集,即今热水街道。当时一般每 隔五天为一个“街日”。在“街日”时,商 贩、居民云集,商贸繁荣。居民出售的多 是农林产品阳明纸、木耳、香菇、茶叶等, 购入的是盐、水火、海产品,布匹等货物, 窄口街还设有小吃店、客栈、药店等,至今 街道尚存。
幽寂古道待人识
其实,在和平县与连平县交界的九连 山脉的深山老林中,有一条长时间被人遗 忘的古道。这条古道全长约66 公里,相连 较为完整。其中,和平古道连接着连平县 大湖镇,和平县青州、热水、浰源三镇以及 江西的龙南县,走改道可绕开九连峻岭, 便于商队货运。和平古道中的热水镇古 道有多条路线,北行至浰源、江西定南,东 至和平县城、大坝,南通青州。部分古道 保存较好,曲径通幽,沿途可见参天古树, 有些大树需要两人合抱,行走之间令人忘 却世俗烦恼。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徐精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