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文明出游”你做到了吗?
4 月被林徽因誉为一年中最美的时光。这个月份阳光正好,微风不燥,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时值清明假期,市民除延续祭祖扫墓这一固定风俗活动外,还会选择与家人、朋友外出旅游、踏青赏花,不负这大好时光。不过,假期外出游玩虽是一件舒心惬意的事,市民可别忘了“文明”二字。这两天,记者走访发现,随着“创文”和“创园”意识的普及,市民外出游玩多数比较注重文明,但仍存在着一些不文明行为。
市区东江湾公园,前来游玩的市民较多,但乱扔垃圾等现象较少。本报记者 谢思思 摄
文明
假期整体秩序优良 市民素质显著提高
记者在市区客家文化公园、茶山公园等逛了一圈后发现,园内道路整洁干净,不少市民扶老携幼在公园赏花散步,几乎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记者还见到一些在公园席地而坐进行野餐的市民,他们在野餐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均装进了塑料袋内,并扔进了垃圾桶。在客家文化公园,环卫工人告诉记者,清明小长假期间虽然公园客流量上升,公园里的垃圾较平时有所增多,但是垃圾都是被堆放在垃圾桶里,比起往年来,随意丢弃在草丛中和过道上的垃圾少多了。
在市儿童公园,以往市民所诟病的大人使用儿童玩具设施、插队现象也不见了。公园的管理员王阿姨也说,现在市民的素质还是可以的,如果有违规的,她们一提醒对方就改正了,公园内也比较少见市民乱扔垃圾。
不文明:
儿童借阅室一片狼藉
清明假期3 天,市图书馆一楼的儿童阅览室以及一楼阁楼的漫画室成为儿童乐园,但这乐园里面却有着一些不和谐现象。记者在这里看到,书架上原本整齐摆放的书籍一个早上就被翻得一片狼藉。掉地上的、缺封面的、缺页的书籍比比皆是。对此,图书馆管理员蔡先生也很无奈, “我们一天的工作几乎都用在把书籍重新摆放和分类上了,尽管图书馆采取限流措施,但一些孩子还是缺乏自觉性,因此每次假期过后儿童阅览室和漫画室都会变得凌乱,有些孩子甚至把贴在书籍上的芯片标签撕掉,偷偷把书籍带走!”
来借阅室的儿童,大多是由家长陪伴而来。不少家长把孩子带到图书馆后,就任由他们自由活动,自己就在一旁看手机、聊天。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一位老阿婆因为急着离开,干脆就让孩子把书扔地上了,一工作人员表示:“对不文明现象,我们一直都有劝说,但收效甚微。”
蔡先生表示,尽管图书馆是一个公共空间,且公共空间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由的,但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人,希望读者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矩,家长们也要以身作则,共同爱护图书馆。
一些孩子在人工湖边戏水,存在安全隐患。
家长带小孩在博物馆人工湖戏水
公园的人工湖不能戏水,假山不能攀爬应该是共识。但在我市恐龙博物馆前的人工湖旁,不少小孩在湖边戏水玩闹。因馆前的人工湖尚未完工,湖旁都是凹凸不平的水泥石头。记者看到,一个孩子在嬉戏途中差点摔落,而不远处的家长似乎并不在意,有的甚至与孩子一起在水边嬉戏。当记者问家长是否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时,他说:“这水浅,有大人看着没事,我们小时候不也经常在水里捉蝌蚪?只要别让小孩子一个人来玩水就好”。
见习记者 邹俏 刘世铭 文/图
上一篇:在河源|送走一位逝者要花多少钱?
下一篇:饮酒宜适度 劝酒别出格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