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送走一位逝者要花多少钱?
一个人的生前,生活、消费开支在每个时期都可以算出一笔账,而走后,送走一位逝者到底花多少钱?可能没人细算过这笔账。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来了,记者走访河源市殡仪馆、青龙园等地,了解殡葬一位逝者大约需要多少钱。
殡,是向逝者告别;葬,是安葬,让逝者有个归属的地方。在河源,殡与葬有许多环节,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除去殡仪馆为城乡居民免除的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外,再算上为逝者开追悼会、选择墓地等,送走一位逝者最低消费需要7200 元。以下是以“阿明”为例,在他走后,家人为他的殡葬花费的费用调查。
去年4 月1 日,我市举办了首届“节地生态葬”活动。
殡仪馆免7项收费
一通电话后,市殡仪馆的殡葬专用车开进“阿明”家中,在家人的陪同下,他被运往殡仪馆停尸房,工作人员为他进行遗体清洗、消毒,随后他被运送到冰柜中存放。按照规定,存放日期不得超过3 天,这3 天时间,“阿明”家人可以为他准备其他身后事。
3 天后,家人及亲戚、朋友在殡仪馆提供的小型遗体告别厅内为他追悼、道别。仪式结束后,“阿明”被送到火化间火化,最后他的骨灰被装进骨灰盅,寄存在殡仪馆内。
从“阿明”被运往殡仪馆,到火化后骨灰保寄存在殡仪馆,这些流程下来要花费多少钱?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从2015 年8 月1 日起,我市实施了城乡居民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用政策,也就是说,家人为 “阿明”在殡仪馆所办理的“遗体接送”“遗体消毒”“遗体存放”“遗体告别厅租用(小型告别厅)”“遗体火化”“骨灰盅” “骨灰寄存(不少于1 年或树葬)”7 项基本服务共1950 元费用可免收。
工作人员表示,除了以上 7 项基本服务免费外,逝者家属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其他服务项目,这部分项目则需要附加收费,市殡仪馆在业务大厅对价格进行了公示。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属会在逝者火化后,重新购置骨灰坛,殡仪馆提供15 种骨灰盅(盒),价格在140 元至几千元不等,主要以陶瓷、云石、大理石等材质居多。而近年来,市民办丧主要选择 2500 元的云石类型骨灰盅居多,骨灰寄存在殡仪馆每年也要70 元管理费。
追悼会花费需要千元
让逝者走得体面,是家属对其人生终点站最后的尊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办好追悼会,逝者家属会在遗体追悼会上向殡仪馆租用追悼厅,用于亲戚朋友前来为逝者追悼。市殡仪馆办公室主任肖志君告诉记者,目前市殡仪馆现有3 种类型追悼厅,分别是大、中、小厅,租用价格也分高、中、低三个档次,价格分别为 1000 元、800 元、600 元。对于追悼厅选择,逝者家属大多根据经济收入及前来追悼的人数而定。
而在追悼会现场,不少家属也会从外面请来追悼乐队,这部分服务由家属自己承担。市区一追悼乐队负责人何先生介绍,乐队主要在追悼厅为逝者举行奏乐、吊丧奏乐服务,根据公司派遣的人员而定,市区每场追悼会最低要500 元,最高则为5000元。
买墓地成“顶层”消费
生前需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安家,逝者走了之后,也要有个地方长眠,这是不少人较为传统的思想。在丧葬用品中,墓地是最为昂贵的一笔费用。其实,墓地贵不贵,完全在于逝者家属的选择。如果说商品房讲究的是地理位置、楼层高低,那么家属对于墓地,更看重的是地势和风水。
拿青龙园墓地来说,该园墓地分4 个区域,从低到高的4 个价格为每平方1800 元、2600 元、3180 元、3680 元。青龙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尺寸大小计算,一个平方的墓地足够安葬一个骨灰盒。除了购买墓地外,家属还需要购买一块墓碑,碑文刻上逝者信息,墓碑材质多为纯自然石,一块墓碑最低4000 元,7000 元甚至上万元的也有。墓园的管理费、绿化费等则是按照每年38 元计算。所以,即便选择最便宜的墓地,也要花费5800元。
当然,比较经济环保的安葬方式还有“节地生态葬”。所谓“节地生态葬”,包括骨灰墙廊、自然葬、撒埋、海撒、树葬等方式。去年4 月1 日,我市举办了首届节地生态葬活动,参加活动并签订《骨灰生态葬协议》的家属共有21位。参与生态葬逝者的骨灰采用环保可降解骨灰盒,葬于草坪地下,让逝者回归自然。整个过程没有焚香,没有鞭炮,没有鸣炮,气氛庄严肃穆。而今年4 月7 日,也将有 20多位逝者参与生态葬。
短评
死后厚葬莫如生前尽孝
清明时节,祭奠先人,当追思先祖,不忘养育恩。清明之思,在于“敬”之,发自内心的敬畏、敬仰。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所以能传唱不绝,窃以为,在于其表达了这种清明时节独有的内心情结。
然如今的清明,除了“ 雨纷纷”外,更有“乱纷纷”的奢靡之风,君不见攀比厚葬厚祭者,买建天价墓、豪华坟,大烧纸钱、大鸣鞭炮,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焚烧祭品也是“你无我有,你有我多” 而“争奇斗富”,极尽奢华。“保姆” “美女”有之,平板电脑、别墅也有之,进口轿车、名牌手表也竞相加入,琳琅满目,不一而足,大有“直把阴间作阳间”之势,令人“叹为观止”!
《岁时百问》曾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洁而明净”当是清明节给人的最直观印象,反观时下乌烟瘴气式的不文明祭祀行为,实在与节日本意相去甚远。不过,也有些市民选择了更文明的纪念方式来追忆亲人:在家人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为长眠者带来一缕馨香;在网络上为先人点亮一盏灯火,表达无言的哀思…… 等等。其实,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先人对后来者寄予的最大期望是后人美满、平安地过好此生。再则,在今天,吾辈仍然要弘扬传统美德,崇尚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树立节约意识,不花费不必要的钱,难道吾辈不应该为后代做个俭朴的榜样吗?
其实,厚葬厚祭与现代社会提倡的“厚养薄葬”的观念格格不入。“厚葬厚祭”不必要,“ 厚养”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先人在风烛残年之时没有得到足够的“ 厚养”,甚至得到的是 “ 薄养”,即便故去后再厚葬厚祭,相信先人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安心。提倡“厚养薄葬”才应该是当代正确的殡葬观。善待生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享受并非仅仅是物质带来的快乐,这是晚辈应该知晓的善待智慧。2015 年风靡全国的都市情感伦理大戏《空巢姥爷》曾提出了一个极具发人深省的话题—— 究竟何为孝?当父母老去,做子女的究竟该怎样尽孝?有时并非老有所养就可以乐享晚年。有些网友观后坦言:“ 孝敬父母不必计划,让我们像爱孩子一样去爱父母,一切就会变得顺畅很多。”
与其死后厚葬,不如生前尽孝,孝乃清明之思的源头之水。人若无孝心,则若树断了根,定会枯萎。作家毕淑敏也说过: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孝”更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尽孝就在当下,莫等亲不待。一句话,对活着的人尽孝,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
张 涛
上一篇:年内要新创建30 个宜居社区
下一篇:清明小长假,“文明出游”你做到了吗?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