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福彩用实际行动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
留守儿童在福彩夏令营的拓展活动中玩得欢。
源城福彩中心捐款帮助贫困群众。
市福彩中心给福利院的孩子们送上文具玩具。
宣传“扶贫济困”的公益骑行活动。
福彩“爱心驿站”让环卫工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
阅读提示:
福彩有爱暖河源,大奖福地聚公益。据统计,近5 年来,河源福彩公益事业硕果满枝,为社会筹集公益金2.9 亿元,为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河源福彩资助了一大批公益项目,做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大事,关注弱势群体,及时救援困难群体,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福彩 “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发行宗旨,良好地树立了福彩的公益品牌和形象。
福彩救孤,为弱势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一直以来,河源都在以自身行动履行福利彩票“助残、救孤、助学”的宗旨,近年来,福彩夏令营、福彩育苗班已成为福彩品牌,在点滴行动中,为留守儿童送去暖暖的爱心和支援。据统计,河源市福彩中心已累计投入100 多万元,全市五县一区近千名弱势儿童受益。
刚刚过去的暑假,福彩育苗班如期举办。“我自己坐5 路公交车过来,从丰源新村站坐到文化广场站,共坐了28 个站。”福彩育苗班让来自丰源学校八年级的饶苏琪充满期待,终于有机会感受到参与艺术培训的魅力,她早早就出门坐公交车。据介绍,饶苏琪的父母均在东莞打工,4 个兄弟姐妹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帮忙做家务,没时间也没机会参加课外培训。
据了解,福彩育苗班活动始于 2012 年,福彩夏令营活动则从2011 年开始,为河源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困难少年儿童等弱势儿童送去关爱,让孩子们放松身心,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过一个愉快、充实、有意义的暑假。
关爱弱势群体,传递社会善意
爱心就像沁人心脾的清香,会四下飘散,涤荡心灵,震撼灵魂。面对有困难的群众,福彩人都用一系列“习惯动作”,践行着福利彩票的宗旨,共同绘就了河源福彩的公益标杆形象。
2013 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市福彩中心先后到市儿童福利院、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东源福利院看望孩子们,送去节日祝福,为他们带来新衣服、奶粉、纸尿片、糖果、饼干、书籍、玩具等一大批礼物。
此外,今年7 月,得知源城区埔前镇埔前村陈新添家刚出生的女儿因患先天性肛门闭锁症而饱受折磨的消息后,源城区福利彩票发行中心一行前往陈新添家慰问,并送上1 万元爱心款作为孩子的手术费,并主动联系当地民政部门,协助其办理低保申请,让新生宝宝尽快享受低保,减轻这一家人的负担。
扶贫济困,福彩义不容辞
从2010 年起,每年的6 月30 日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这是广东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共享、共同富裕路径的新探索。“扶贫济困”历来是福彩公益金的重要任务,福彩在经济扶贫、教育扶贫、弘扬公益等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地发光发热。5 年来,河源福彩纷纷以各种形式实践“广东扶贫济困日”的内容,弘扬福彩“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
2011 年6 月,为响应河源市 2011 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实施方案,宣传福利彩票“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文化内涵,市民政局、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开展主题为“人人奉献爱心,共建幸福家园” 的公益骑行活动,100 多人自行车骑行队伍在市区浩浩荡荡骑行,通过环保的形式宣传福利彩票“公益、慈善、健康、快乐、创新”的文化内涵。随后,河源福彩中心还组织骑行队伍骑行慰问源城福利院和埔前敬老院等一系列的公益活动。
同年,省福彩发行中心将当年6 月定为福利彩票“扶贫济困专项募集”销售活动月,即6 月份销售的 “刮刮乐”即开型福利彩票所筹集的公益金扣除各专项资金后,民政部门留成部分将专项用于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市福彩中心积极响应,多渠道提高销量,最终销售“刮刮乐” 即开型福利彩票140 万左右,筹集公益金约11万。
打造“爱心驿站”,给环卫工一个“家”
9 月16 日,对于市区1500 多名环卫工人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这一天,河源福彩63 家投注站正式挂牌“爱心驿站”,广大环卫工人再也不用担心喝水、如厕难的问题,可大胆走进爱心驿站喝水、歇脚。
打造“爱心驿站”活动是河源市文明办、河源市城管局、河源晚报社及河源市福彩中心共同举办的活动,活动得到了全市众多爱心企业和单位的响应。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公益活动,社会就需要这样的爱心,或许我们提供的仅仅是一个休息的地方或是一杯热腾腾的开水,但对于环卫工来说,却体现了社会的一种大爱。为“环卫工”打造爱心驿站,这股正能量正体现了“福利彩票”的公益慈善文化,市福彩中心的倡议一呼百应,市区117 家福彩投注站均表示愿意加入爱心队伍,给市区1500 多名环卫工人一个 “家”。最终,活动组委会从报名的 200 多家店铺中遴选出105 家店铺(遍布全市近50 条街道)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爱心商家。在这105 家店铺中,福利彩票投注站就占据了超过一半,这些投注站早早准备就绪,为环卫工敞开温暖的大门,他们表示随时欢迎“马路天使”,让他们口渴时一杯水、脚累时喘口气、天热时避避暑、下雨时遮遮雨。
本报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赖小龙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