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整改方案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通讯员 黄佑添 张勇波 为切实抓好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持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加快推进“天蓝、水清、地净”的河源建设步伐,日前,我市印发《河源市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整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方案》要求,要坚持目标导向,结合具体问题整改,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防污染转移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再回头看”、深化环境治理、严格环境执法监督管理等6大类15个方面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全力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
目标任务:以“三大战役”为抓手,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方案》提出以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为抓手,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方案》要求,要按照各项工作任务,继续强力推进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到 2017 年年底,东江干流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新丰江水库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主要支流水质维持良好,主要饮用水源水质满足功能要求,饮用水源水质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 100%;到2020 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100%,划定地表水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消除劣Ⅴ类,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且无极差点位。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方案》提出,要确保今年底实现空气质量稳中有升,全市环境空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面达标,年度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约束性指标达标率不低于 96%。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方案》提出要按照“土十条”要求,到今年6 月底要完成《河源“土十条”》和全市土壤详查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按照方案组织开展重点矿山、电镀、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在产企业以及蓄电池、电镀的关闭搬迁工业企业的土壤污染监测与排查,为2018 年我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奠定基础。
工作措施:开展交办案件“再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为切实做好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央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责任清单中涉及河源的11 个问题,实施清单制,坚决整改到位。对经研究确定的40 项具体整改措施,实行定期督导,挂账督办,进一步细化确定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拉条挂账、督办落实、办结销号。
《方案》还要求要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再回头看”,确保整治到位。有关部门要按照 “件件责任清,反弹必追责”的原则,对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河源的33 批160 件群众举报环境问题逐条逐项进行“ 回头看”,逐件落实责任,确保整改落实到位,杜绝反弹。对尚未办结的12 件,督促辖区党委、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快整治力度,尽快结案。同时,市还将成立专项督查组,对所有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案件进行不定期随机抽查。对整治不到位,出现反弹的案件,将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要求,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深化治理:积极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为防止污染转移,《方案》提出要积极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建设。明确今年要建设 30 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包括10个在建、20 个新建),按照“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点、压缩中转站升级改造和无害化处理场建设工作。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以上。
《方案》还提出要深化环境治理,持续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一方面,要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要科学划定98 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各项违法开发和排污,确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 100%。同时,要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于今年9 月底前全面取缔非法畜禽养殖场,全面完成禁养区内所有畜禽养殖场的清退工作。
另一方面,要大力整治黑臭水体。《方案》要求,要认真组织实施《东埔河黑臭水体整治方案》,采取截污纳管、面源控制、内源治理、枯水期补水、水体养护与监测等措施,在市区黑臭水体的整治和长效管理中实行“河湖长”制度,加大推进东埔河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力度,2018 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开展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行动。
新闻1+1
今年将新建6个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力争实现“一县数场、一镇数站”
本报讯 记者 谢素婵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检查组,对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关于我市贯彻实施《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检查。据悉,我市今年将新规划建设6 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市人大检查组指出,要进一步做好《条例》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垃圾处理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加大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实现向“一县数场、一镇数站”的方向不断发展。
成效: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87.6%
据悉,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农村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改善。目前全市各县区(不含源城区)按照“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要求,已建成6个垃圾填埋场、93 个垃圾转运站、9872 个垃圾收集池,并基本投入运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 87.6%,无害化处理率达82.8%,村庄保洁覆盖率达97.88%。
同时,我市还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整改意见要求,整治了全市52 个简易填埋场。市还成立了专职环卫执法中队,对市区违反《条例》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目前共查处违法行为 3000多宗。
措施:加大财政投入保运转
关于城乡垃圾治理工作,市委市政府不仅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还签订了责任书,下大力气开展以清洁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同时,我市还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督查,把这项工作列入了“三赛”考核的内容,实行亮灯管理,督促各县区落实治理责任。
为确保城乡垃圾治理正常开展,我市还进一步加大投入,把垃圾治理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从2016 年起,市、县、镇三级以村(居)户籍人口为基数,分别按3 元/年·人、6 元/年·人、3 元/年·人的标准拨付村(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经费补助;市、县两级以建制镇(乡)户籍人口为基数,分别按2 元/年·人、6 元/年·人的标准拨付经费补助。
计划:“十三五”新建10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
为进一步完善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我市还将继续加快设施建设。据悉,我市“十三五”新规划建设10 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其中2017 年完成6 个、2018 年完成4 个。
据了解,我市现已全面启动 2017 年6 个无害化垃圾处理场的建设工作,其中东源县中部(灯塔镇)、北部(船塘镇)片区新建2 个,龙川县北部(麻布岗镇)新建1 个,和平县彭寨镇新建1 个,紫金县蓝塘镇新建1 个,连平县忠信镇新建1 个。目前,这6 个垃圾处理场已基本完成规划选址、可研究报告等前期准备工作,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
根据市人大2017 年的立法工作计划,我市今年要制定出台《河源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目前已基本完成前期调研工作,准备进入起草阶段。同时,我市高度重视打击市外垃圾偷倒我市和市内垃圾乱倒的不法行为,将把市外偷倒垃圾行为的管理列为本次农村垃圾管理立法的工作内容,通过条例约束力,管住偷倒垃圾的行为。
上一篇:我市三级医院年内叫停门诊输液
下一篇:紫金产城融合添硕果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