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旅游 > 阅读新闻

赏茶山滚滚绿浪 品乡村特色美食

增坑村位于和平镇东水县的西南方位,距离乡镇约17 2公里,因为处于东源、和平、龙川三县的分界线,所以增坑村有一步踏三县之说,处于群山环抱的增坑村犹如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这里山高林密,绿水长流,是新丰江水库的源头之一。

赏茶山滚滚绿浪品乡村特色美食

记者带你畅游隐匿于深山谷地的畲族村落

增坑村位于和平县东水镇的西南方位,距离乡镇约17.2公里,因为处于东源、和平、龙川三县的分界线,所以增坑村有一步踏三县之说,处于群山环抱的增坑村犹如坐落在一个巨大的天坑里,这里山高林密,绿水长流,是新丰江水库的源头之一。增坑村至今还保留着本族语言及具有浓郁特色的服饰、婚嫁、祭祀、节庆、茶饮等生活习俗,走入增坑村,村里上千亩的茶树开得漫山遍野,让人如置身于青色的海洋。近日,记者就走进这个隐匿于深山谷地中的畲族村寨,感受增坑满山青翠、茶香四溢的茶山,领略了这个具有浓厚民俗文化与历史人文的村落。

茶山“绿浪”翻滚

记者来到增坑村时,正下着蒙蒙细雨,环绕于村子周围的山伫立在雾气之中,好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绿衣少女,尤为清新可人。而在这个“山坑”里,既有着充满着历史韵味的古屋旧祠,也有格调清雅的现代建筑,它们与绿油油的田野及翠绿的山交相辉映、相辅相成,构成一幅唯美的乡村风光画卷。


“光远第”革命旧址。

在村子的西边,一座结构完整的“光远第”革命旧址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正是它向游客展示增坑村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根据史料记载,这个占地680㎡的“光远第”是抗战时期东纵游击队每次进村的首选驻扎地,在1941至1949年间,游击队曾在增坑村“光远第”据点开展宣传、发展队伍、培养情报人员、安排伤员休养、组织解救被捕村民、策划过“莫塘埂”及“火焰山”两次典型战斗。而今这里虽已是荒草丛生,砖木破败,不过胜在结构仍旧完整,在左边老围屋顶上黑洞洞的机枪口以及墙壁上的弹孔,仍能让人感受到当时战斗的惨烈。


一畦畦的盘王茶树层层叠叠,如绿浪翻滚。

增坑村目前户籍人口为700余人。世居民族为畲族,属于客家民系,数百年来,茶叶一直是该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茶园,多的几十亩,少的也有几亩。该村传统经营盛产高山茶叶,即盘王茶,目前村里种植茶树1000余亩,大部分分布于茶头岗山上的盘王茶基地,为了一见这远近闻名的盘王茶茶树,记者在畲族友人的带领下,经行福增环山公路,前往盘王茶基地。

据村民介绍,这条环山公路是去年深圳福田公安分局援助增坑村的扶贫项目之一,为方便畲族居民上山采茶而修建。这一路虽蜿蜒曲折,却不失有醉人风光,记者一行沿着环山公路一路盘山而上,听到“啾啾”鸟语声不绝于耳,深深吸着新鲜的空气,一股清透的感觉沁入心肺。行至一片茂密松林,又见亭亭玉立的樟木林,偶尔路遇树木稀疏处,山下的增坑村若隐若现,但见民舍古朴宁静,炊烟袅袅如画,一派风光旖旎。路上,记者每隔十数米就能看到几株新种植的小乔木,增坑畲族村党支部书记蓝小卫告诉记者,这是今年刚栽下的数千棵樱花树,虽然现在还只是树苗,但不过几年,这条盘山公路将一路樱花绽放、落英缤纷,说着,他眼里更添了一分对这片樱花海的期许。穿过层层林木,走过一座山间小亭,约半小时后,盘王茶基地就出现在记者眼前,从山顶往下看,一畦畦的盘王茶树层层叠叠,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脚。夏风吹过,茶叶翻腾,绿浪悠悠,茶叶清香扑鼻。在经过细雨洗涤后的茶树,更显得绿油可爱。


增坑的五彩乌米饭,颜色鲜艳、味道醇香。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见惯了城市的钢筋水泥,突然沐浴在纯天然的茶树绿海中,自有一种怡然自得,同行的外地友人见了此情此景,忍不住随同畲族村民一同哼起歌来:“歌声起也山花开,欢迎你到村寨来,哎……哎呀嗯哎哎……欢迎你到增坑来……朋友嘞!”

乡村美食让人满口生香

除了景色怡人,增坑村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浓郁特色的服饰、婚嫁、祭祀、节庆等民俗,一些在大城市几乎消失殆尽的竹编、弹棉花、爆米花、打油茶、同心锯木等传统手工技艺在这里也都能悉数看到。在增坑村的西边角落,记者就发现几家简朴、工具老旧的旧理发店,剃头匠是畲族传统的手工技艺人,尽管不能吸引年轻人,但对于老一辈来说,这样的理发店才是“最正宗”的,一把剃刀、一把剪刀和一块磨刀布,才是剃头匠应有的标配。就这样,他们游走于各村小巷,为村民服务。不过剃头师傅也感慨:“没有继承者,旧时理发的手艺也即将远去了。”


增坑村独具特色的美食山哈菜卷。

在游览期间,记者也有幸在当地村民家品尝到了增坑独具特色的五彩乌米饭、茶叶鲫鱼汤、客家菜卷、山哈油果等美食。其中增坑的五彩乌米饭让记者记忆尤为深刻。据村民介绍,自古以来乌米饭就是畲族同胞“三月三”过节的传统食品,它是畲民从山地里采来的野生乌稔树的嫩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煮,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成的饭。后经改良,村民又用山上的密蒙花、枫叶、蝶豆花、高粱壳等植物榨汁制成了红、紫、黑、白、黄五种颜色的五彩乌米饭,因为采用的是上等糯米染制,加之过后水是放在迷你小篓里蒸,所以看起来不仅色彩鲜艳,味道也甚美味。来到增坑村,尝着醇香的五彩乌米饭,吃上一盘菜汁四溢的山哈菜卷,喝上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茶叶鲫鱼汤……记者再想起这样的场景,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乡村旅游新体验

在今年4月份,增坑村举办首届采茶节后,如今的增坑村人气也越来越高,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规划蓝图也日趋完善。据蓝小卫介绍,增坑村近千亩茶田平均年产春茶在两万斤左右,采茶节过后,按茶叶单价50元计算,茶产业为全村增收可达100万元左右。但以文化体验活动为乡村凝聚人气、促进村民增收只是第一步,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才是增坑村的最终目标。


竹竿舞是畲族的传统舞蹈。

今年以来,增坑村做细做足茶叶文章,陆续完成了茶山公路建设、两座茶亭建设,并在茶山公路两旁种植了上千棵樱花,将原本封闭的茶山打造成为集运动休闲、采茶品茶和婚礼摄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观光茶园。


增坑村至今还保留着具有浓郁特色的服饰。

蓝小卫说道,今年秋分是我国首个农民丰收节。增坑村作为畲族人口聚居村,一直以来都有中秋节欢庆丰收的习俗,他们也会借着举办丰收节的契机,加快村文化广场和畲族风情手工坊、酒店与民宿、畲族美食一条街的建设,并积极申请“光远第”革命旧址为文物保护单位,不断深挖畲族文化和红色文化,打造多元化、立体化的乡村旅游新体验。“结合新农村建设这一块,我们要整体提升整个村的环境,明年我们准备利用几十亩的田种植荷花,所以每个游客进来我们村,一到这个地方,我们的美景、我们的特色项目就可以呈现在游客面前。”


茶叶种植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古屋旧祠,充满着历史古韵味,还有说不完的老故事和一直遵守着的古老习俗,因为乡村振兴,相信未来的和平县增坑村将愈加增添它的独特魅力。

本报记者 刘世铭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相关热词搜索:茶山 绿浪 乡村


上一篇:醉美皇山
下一篇:感冒珠海澳门一游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