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大包大揽的家庭教育,是害不是爱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王猛(化 名)符合所有“别人家孩子”的特 征: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地级市高 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 取,本科毕业后又前往美国排名 前50 的大学读研……然而,光环 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决裂:12 年前,他不再回家过春节;6 年前, 他“ 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 式。他将自己与家庭决裂的根源 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 爱。这两天,这则包含“留美北大 生”“高考状元”“12 年春节不归” “拉黑父母6 年”等关键词的新闻 成为了“刷屏产品”。

看到这则新闻,笔者有些惊讶, 父母受过良好教育,孩子成绩优异,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没有任何遗 憾。可是,两代人之间为何会出现 这样的“决裂”?父母给子女最好的 教育,想方设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初衷是好的。但是父母在孩子成长 的道路上,不遗余力,大包大揽。这 样的做法,是爱还是害?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高考填 报志愿,父母认为读什么专业以后好 就业、能赚钱,就凭着自己的想法让 孩子填报这个学校那个专业,并没 有过问下孩子的看法与选择;谈恋 爱结婚,由父母指定门当户对的对 象,如果父母不同意,就通过“感情 绑架”以此反对子女的做法……很 多时候,孩子在父母的这种所谓疼 爱下,碍于父母的意思,往往不敢把 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对孩子的成长生活放任自由, 对孩子未来的阅历自然不妥;成 长,就是让孩子在道路上养成独立 思考、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但这 样的大包大揽,往往也会成孩子在 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剥夺了孩子选 择的权利。就单拿开头的这个新 闻而言,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如此 优秀的孩子,全是在父母的“导演” 下成长,一厢情愿地帮孩子选择道 路,忽略其感受,不尊重他们的自 主性,最终才导致矛盾激化。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课堂, 父母需要时刻反思,更需要沟通 的技巧,要知道,构建一个民主、 良性的家庭氛围远比管制来得更 有效。同时,在孩子成长中要扮 演好重要的角色,做有力的协助 者,做理性的建言者,做积极的鼓 励者,让孩子在风雨中慢慢学会 扛起责任。

吴奕镇

 



相关热词搜索:大包大揽的家庭教育,是害不是爱


上一篇:背诵篇目增多是传统文化的回归
下一篇:春运开始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