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坚持,才能体现职业价值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张家坟村卫生所的一名医生武起义,行医四十余年,被村民视为亲人,村里一患病老人连儿女都记不清,却能清楚地叫出武起义的名字。医疗保健工作繁杂,武起义周六日几乎没休息过,随叫随到,为年老不便的村民出诊;无论急病重病还是头疼脑热,她都是村民身边那个陪伴的人。如今,村里正在进行拆迁,村民更分散,65岁的她依然坚守,说要坚持到村民回迁的那一天,一直做居民健康的守护人。

在医患关系紧张,广大患者质疑医生靠开药获取利润频频成为话题的时下,像武起义这样的基层卫生院医生的精神更加难能可贵。对于基层卫生院就医条件及医生,相信不少在农村长大的人并不陌生:儿时打针、感冒发烧等小病都往卫生院去,医生对症下药,几包药片、几副中药即能药到病除。

基层卫生院的经营模式大多都是自负盈亏,做的都是邻里乡亲们的生意。近年来,人们有病都往大医院挤,似乎基层卫生院不再是当地群众看病的首选,这也导致基层卫生院的经营状况面临一定的压力。基层卫生院效益不佳、生存困难,医护人员的待遇也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卫生院人才自然也会慢慢流失,坚持许久的医生选择离开,好的医生不会来,基层医疗技术自然无法得到提升与保障。

幸运的是,在当前,有些基层卫生院的医生仍然在坚持着他们最初的梦想,为偏远山区的群众提供医疗服务。那他们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应该是让百姓得到平等的医疗服务,用他们所学的医疗技术与坚持,彰显自己的人生和职业价值。

笔者认为,这种对职业的坚持,无疑就是基于对生命的保障与尊重。卫生院具有天然的社会性、公益性,因而对此类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应依据地方财政实力情况,明确将乡镇卫生院定性为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确保医生工资待遇有所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吃饭生活问题,避免过分讲求经济效益,从而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才能让百姓在基层真真正正享受到医疗服务,才能让这些医护人员更好地体现他们的价值。

吴奕镇






上一篇:骚扰电话要治,也要止
下一篇:近视率拟纳入政绩考核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