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校长鞠躬迎学生
9月3日,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开学第一天82岁郝又明校长拄着双拐,向每一名入校学生鞠躬相迎,学生也俯身回应。校方称,建校20年,郝校长年年开学日都会在校门口欢迎学生。
用行动赢得学生信赖
开学第一天,82岁的郝校长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众多家长的点赞,因为其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爱与信任。当然,校长是否真的都要去“站校门”迎学生,对于这点,每个人看法不一,但这位老校长的做法至少说明,要真诚表达对学生的关心,还真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哪怕自己要付出不少辛劳。
有道是,“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郝校长鞠躬迎学生,学生鞠躬问候校长,这也必将形成“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故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那些鲜活的实事,那些具有师长人格魅力的细节。北京朝阳区这位老校长所做的,正是目前不少学校所欠缺的,真心服务学生,悉心关心学生,学校该补上的“课”不止这“开学第一课”,其实还有更多。
张涛
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朝阳外国语学校的大门口,校长郝又明以82岁高龄迎接每一位学子的到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为师之道。新闻的热议,固然让人感动,但也不得不让我们有所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在多年应试教育的教学体系之下,太多的老师一味偏重授业解惑,却往往忽略了在授业解惑之前,还应该做一个身正为范的传道者。
许多家长感慨郝校长的举动才是真正的“开学第一课”。但对于孩子来说,任何地方都是学校,尤其是家庭自身。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言行对孩子心理上或是行为上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学校师长的引导,是孩子名副其实的人生导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郝校长的举动,不只是一位老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更是对家长的鞭策,只有家长也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才能让孩子成长更加优秀。
彭茂洋
教育当身先士卒
处在教育的一线,正如作为学校负责人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一样,凡事亲力亲为。这不仅是以“开学第一课”的形式迎接学生返校,更是以一位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的态度,向世人展示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包容的态度。
在当下这个时代,像这样高龄,又奔赴在教育一线的教育机构管理层诚然不多,现在不少学校,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是老师,并非校长,许多管理层除了对课堂教学能够做到兢兢业业外,诸如郝又明校长的态度,还是极为少见。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振翅高飞。教育管理层当好领头雁,使学校教职工队伍安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竭其智、展其长、成其事,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各项工作。教育事业面前,人人享有平等权利,教育者与被教育皆如此。只有不忘初心,把教育事业一项一项坚实落实好,才能帮助这群成长中的大雁展翅高飞。
吴奕镇
上一篇:把恶俗博出位踢出“市场”
下一篇:再谈“河源人精神”提振干部精气神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