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文化助力“示范区”“排头兵”建设
百年花朝,大戏惊艳。10月27日,由市委宣传部策划指导的全市系列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河源市首届花朝戏剧文化艺术周在紫金开幕,吸引了超过2000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地区的代表和嘉宾到现场听“戏”赏曲,更吸引了来自网络直播平台的近10万网友围观。
“花朝”为啥这么红?“花朝”为啥这么火?作为我市民间艺术和客家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花朝戏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闻名南粤,受热捧自不必说。其实,回顾一下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的系列文化品牌活动:河源市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河源市首届阳明文化周、纪念阮啸仙诞辰120周年等,别得咱且不说,单就这三个“首届”,哪一个不是让人惊艳,哪一个不是让人惊叹,原来河源文化“家底儿”竟然这么厚实呢!
进入新时代,文化在一个地区崛起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有着“客家古邑”之美称、“两地”文化品牌的我市来说更是如此。省委书记李希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涵养滋润作用,共建人文湾区。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也提出要求,要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我市当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为奋力把河源建设成为广东绿色发展的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提供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支撑。
精彩无比的花朝戏固然让人沉醉,然而传统“花朝戏”如何现代化,也是众多花朝戏戏迷所关心的话题。有乡贤直言,花朝戏要融入现代生活,成为大众的生活方式,要挖掘花朝戏的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审美情趣,跨界合作,创新特色,打造新的创意文化产品。拥有文化“高原”不易,然在文化“高原”上崛起一座文化“高峰”更非易事。要以优秀文化助力“示范区”“排头兵”建设,上月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五个一工程”为目标,着力打造出体现河源风貌、客家风情、岭南风格、中国风骨的文艺精品,力争有一批文艺精品获省、国家级奖项。所以,“花朝”不能落后,也正如81岁的紫金乡贤钟斗祥所说,因一“戏”而忆一座城,这绝非虚言,花朝戏堪当此大任,当下大功夫来打造出精品,扩大影响力,唱响粤港澳大湾区!
张 涛
上一篇:乡村现诅咒式标语
下一篇:苏州西园寺申请退出4A级景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