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园寺申请退出4A级景区
近日,记者从苏州市旅游局获悉,因旅游功能淡化,苏州西园寺已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落款为“苏州西园戒幢律寺”的官方说明显示:近年来,随着寺院发展和功能调整,寺院的旅游功能逐步淡化,纯游客接待量也呈下降趋势,主体客源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香客。鉴于此,寺院于今年6月主动申请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目前该申请已得到批准。(10月30日《新华日报》
评级退出机制要用好用足
景区评级意味着会给景区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丰收,很多景点都希望自己能跻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已经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点,则自然不愿摘掉这一桂冠。而苏州西园寺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这是难得一见的一股清流。
其中,旅游功能逐步淡化这一句,却不经意间道出了许多景区的通病。在国内,部分景区评定级别后,后续管理却跟不上,特别是淡季出行的游客,时不时会发现景区内有“无游客服务中心,医疗点无人值守、卫生间无人及时清扫或有异味”等与其评定的等级不相符的毛病,这就无法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服务。
事实上,A级景区评定并非终身制,其设有监督检查和复核,对达不到相应等级要求的景区,视情节给予警告、降低或取消等级等处理。但现实中,出现问题的景区往往停留在警告与整改,被降级或摘牌的景区寥寥无几。这就需要用好用足景区评级退出机制,让退出机制常态化,督促景区始终提供与等级相符的服务,倒逼景区形成良性发展。
郑婷影
退出也是爱惜羽毛
近年来,全国景区评A风头正劲,已经跻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点,更是铆足劲朝下一个等级努力。而此时苏州西园寺却主动申请退出国家4A级景区的行列,才会让人觉得反常。但,细思之,并不难理解其背后的深意。西园寺自认为寺院的旅游功能逐步淡化,且认为过于喧闹的景区环境不符合清净庄严的寺庙环境,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也是一种爱惜自身羽毛的做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A级景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正强,绝大部分景区依然是“全力争创”“尽力评A”,但作为寺庙本身,如果单纯为了创A,而变得急功近利,被“铜臭气”所污染,失去了寺庙所应有的“矜持”,实在让人看了笑话。也许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急流勇退,清醒认识自身的定位,回归本心,才更有利自身的发展,也才能走得更远。
刘 曦
景区应该少依赖评级经济
对于A级评选,不少地方政府和景区可以说是花尽人力财力精力。旅游管理部门开展景区评级的最初目的,其实是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但随着对评级意义的理解不到位,导致近年来不少景区管理者出现借景区评级的机会来涨价的意识。门票价格虽然涨了,但管理水平却止步不前。
此次,苏州西园寺主动退出国家4A级景区行列,可谓是对景区服务功能真正的恢复,尽管游客不多,倒也赢得一定的掌声。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深思,多数景区,为何在得到游客认可后,需要通过评级来提升价格,然而却没有提供与价格相匹配的服务?从行业而言,一些景区在评级过程中与评级后并未兑现最初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的承诺,也可能是因为获得评级后被摘牌的概率不大。从监管而言,监督更为重要,只有通过制度监督才能形成威慑力,景区才能重视起来。
吴奕镇
上一篇:以优秀文化助力“示范区”“排头兵”建设
下一篇:量力而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