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笔携风涛墨飞云烟 ——书法家杨利周印象

名家名片:杨利周,字槎城,号东江 居士,出生于原河源县柳城镇南坝村,书 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展赛中获奖。现为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 河源联络处主任。

元月13日,暖阳普照,槎城冬景分外 迷人。市火车站广场附近小区一斗室, 杨利周潜心书写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 的2018年新年贺词中“天道酬勤,日新月 异”八字,兴致所至,一呵而成,其运笔之 势,有种笔携风涛,墨飞云烟之感,赢得 现场诸书友一致夸赞。

杨利周一家世代务农,虽然家境贫 寒,然有书香余味,其曾祖父、祖父、父亲 都识字弄墨,每逢过年村里绝大多数对 联皆出自他家之手,即便是解放初期那 些年,也是如此,因而备受村民尊敬。受 祖父辈熏陶,他自小对书法感兴趣。由于 家里贫穷,无钱买纸买笔,他仿效起北宋 欧阳修幼年以荻杆画地识字之法,把东江 河边的细沙装进脸盆里学写字。在父亲 悉心教导下,他从家里保存的魏碑字帖练 习开始,课余时间坚持苦练。1978年,他 参加了原河源县高中学生书法比赛,一举 获得了一等奖。后来他南下深圳打拼创 业,一直没有放弃练习书法。上世纪90 年代,他还自费到中国人民大学书法函 授班学习,潜心研究历史名家的法帖并 以之为师,还研习了隶、楷、篆、行、草书 的多种技法和章法,颇有收获。

书法界曾有一句名言,字如其人。 业界有名家这样评论说,杨利周赋予书 法作品的,不止是丰富的人生经验,更 是融在骨子里的精神和思想,给予了书 法强大的生命力。他有扎实的传统笔墨 功底,用笔凝练精细,章法规整有序,作 品线条丰润饱满,且刚柔相济,富有很强 的韵律感,点画相辉映,顿挫有致,回峰 转笔收放自如,韵态卓越之中,含有极为 流畅的美感,具有书法大家风范,很有收 藏价值。

在潜心砚池同时,杨利周还以满怀 热忱回报家乡,不忘为家乡河源的文化 事业添砖加瓦,希望能将自己所学回报 家乡。他以中国书画家协会河源联络处 主任的身份在家乡开设了研修班,开设 书法讲座,将书法精神传承下一代。他 还多次随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下乡交流, 去过灯塔、顺天、柳城等地,给当地中小 学学生讲课,并给多所中小学校赠送书 法作品。除此之外,每年春节前他还在 小区内为市民义写春联,已坚持了多年。

躬耕砚池不忘初心,德艺双馨分外 香。这也难怪,去年8月2日,中央电视 台摄制组专程赶到河源为他拍摄了一期 “一带一路”优秀书画家节目,如此当在 情理之中。

部分成果一览

2000 年参加深圳市龙岗杯国际书法 大赛入展;

2002 年参加粤台书法交流入展;

2005 年参加中国文人书画作品邀请 展二等奖;

2008年参加中国第二届草书大展入围;

2010年参加全国第三届书法扇面金奖;

2012 年参加中国作家书画展入围;

2013 年参加中国诗词书画作品赛入 选并加入了该协会;

2014 年参加全国庐山杯书法大赛金 奖并被授予优秀艺术家和当代书法名家 等荣誉称号;

2015年为庆祝我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被国家邮政部 门和邮票发行中心收录十六幅书法作品;

本报记者 张涛

 



相关热词搜索:风涛 书法家 云烟


上一篇:冬天的霍山
下一篇:《紫金文史·永安诗录》出版发行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