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
■张晓冬
灯笼总给人异样的感受,在静夜 里红得沉静,红得热烈,红得含蓄,有 些则另作他论。
不知不觉,灯笼已伴随了客家 人的长途流徒,并且作为工艺品被 世界各地的人们使用。
它源出何时呢?首先最古老的 年代应该有可以燃烧的油,其次应 该可以以纸作为外壳。那么应该 是东汉以后,因为东汉蔡伦才发明 纸,如果西汉、战国、春秋,必须用 帛或丝绸才可以制成,古书是否记 载,此刻并不得知,最早的应用或 是诸葛孔明先生和大将军韩信,都 用放灯笼拴着一条细线,飘在空中 成了直角三角形,用算式算出敌方 池城的高度,这个故事已经写入了 中华数学史,现在我们在初中数学 课本上还能学到这个知识点。秦 末至现在,我们客家文化吸收了中 原、两浙、闽和荆楚文化的优长,所 以,古时的客家人认为,灯笼象征着 权势和繁盛。
在我们的潜识中,灯笼和稳定 安宁的生活相联系,古时,大户人家 的门口,都必须挂上灯笼,这是吉祥 如意丰裕的象征,也可以作路灯用, 比如姓“张”的大户人家,在灯笼上 贴一具“张”字,字体以硕大明了为 上,打更的更夫必定从灯下的墙根 这头走向那头,敲一声打鼓再报时 辰,现在的古装片电影还有这种套 路,武侠和恶人们先绕到灯笼挂着 某姓的人家,再来一个滑翔表演。 更具有争议的在文革年代,家家要 挂一个灯笼,上书“忠”字,是否有乱 大局,至今还有争议。
但灯笼和平头百姓无关,因为 平日忙于生计奔波,因此只有大户 人家才挂灯笼。我认为,如今的灯 笼宜挂于宽敞大房的门口,起很好 的装饰作用,我曾去过一个人家,家 中灯笼高挂,恍若皇宫,气派辉煌。 现代社会,竹笼做成了电竹笼,简化 成了拜关公“招财进宝”的小竹笼, 更有人人皆可以完成的作画纸包制 的灯笼,形式之多让人慨叹,使用和 观赏价值皆有。
曾经尝试自己做灯笼,铁线作支 架,糊纸作外壳,因心浮气躁而结束, 而灯笼的美却永远留在心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