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粽子飘香时
在我小时候还不懂得端午节的来历和吃粽子的意义时,为了给家里5只整天东瞅西看满世界找东西吃的“小馋猫”解解馋,每年的端午节,爸爸都会包粽子给我们吃。那是物质贫乏的年代里除了过年和中秋节外,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了。
那时,还没到端午节,手脚麻利的奶奶早就上山采摘好箬叶,一片一片地洗净、晾干;然后把精心收集好的黑豆壳烧成灰;一边忙着一边大声吆喝我们去屋前菜地里砍几扇棕树叶,教我们撕成细细的绳索一般大小的条片,把它们郑重其事地系在八仙桌的横杆上。万事俱备,现在就只等在碾米厂干活的爸爸把糯米带回来啦。
我们兄妹几个吃过午饭就不时坐在屋门前那棵杨梅树下,眼巴巴地望着爸爸的身影出现。因为心灵手巧的堂姐包的粽子已经快要煮熟了,那香味直往我们的鼻子里钻,让我们不停地咽口水。直到暮色降临时,在我们拉长的视线中爸爸的影子终于出现了,我们欢呼着簇拥而上,我和大妹迫不及待地抢过米袋,屁颠屁颠地跑回家。看着奶奶把晶莹洁白的糯米倒进那特制的灰水中浸泡着,我们的喜悦也随着豆灰水激起的涟漪飘荡开去。
爸爸洗好了手,端坐在八仙桌前,用那双粗糙的手拿起青绿幽香的箬叶,先把它围成一个漏斗形拿在右手上,然后舀上一大勺糯米,左手把那两片箬叶折回来,不知怎么一捏一弄,漏斗形就变戏法般变成了四角的菱形,再细心地把那个菱形粽子牢牢地绑在那棕树叶丝上。我的记忆中,这是爸爸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温柔”剪影——在那昏黄的灯光下,左撇子爸爸安静地忙活着,神情专注而安详,似乎要把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的疼爱都包裹进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里去。爸爸的手不停地包着、裹着,奶奶和妈妈都插不上手,因为她们都不会包。那时我对爸爸特别崇拜,他的手怎么比女人的手还灵活呢?我稍大点,也会撒着娇,叫爸爸教我包粽子,爸爸也有心把他的手艺传给我吧,他很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而我却终是一个手拙之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学不会,只好佯装生气把包着糯米的箬叶扔回盆里,倒是大妹在旁边看会了。
很快,在我们的期待中粽子被爸爸包裹完了,奶奶又大声吆喝着我们把一串串粽子取下来,拎着那活蹦乱跳着的“窸窣”作响的粽子,我们小跑着奔进厨房,把我们的“希望”放进锅里,倒进一大锅的水,并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然后盖上盖子。
好不容易,粽子终于熟了,随着那口大锅的揭开,那浓郁的香味随着热气升腾在厨房里回旋飘荡、沁入心脾。闻着淡淡的灰水味、清新的箬叶香,吃上一口,满嘴是油滑软韧的糯米饭。因为那是素粽,如果大人发发慈悲,赏给我们一点蜂蜜,沾上一吃,那滋味啊,怎么都感觉那是一种别样的美味佳肴了。
后来,随着家境的好转,我们姐弟几个长大后嫁人的嫁人、打工的打工;而且因为粽子难包、难熟;妈妈又经常说糯米吃多了对脾胃不好,爸爸是很少亲自包粽子吃了。我想吃粽子了就在街上买几个尝尝。然而,尽管街上卖的粽子,里面包的馅五花八门——有眉豆、香菇、咸蛋黄、鲜虾仁等等,味道的鲜美是儿时的我根本不敢奢想的,但是我却怎么也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清香了。
作者:彭舒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