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蓝口镇长江头村的炎帝宫
东源县蓝口镇长江头村的炎帝宫
见证客家人勤耕遗风
河源客家有云:勤耕织,尚节俭,浑厚淳朴,民之俗也。东源县蓝口镇长江头村大水坑小组地处偏僻,目前仅有3户人家居住,却保留着一供奉五谷神的炎帝宫。昨日,带队的村民陈须意、何兴发说,在当地,勤耕传家思想已深入村民人心,这一炎帝宫见证了客家勤耕遗风。客家先祖对农业的重视,即便偏远小村也不例外。
3户人家一条村
大水坑,系长江头村管辖下面的一自然村,离墟集有15公里,山高林密,有上万亩山林地。大水坑,有陈刘何三姓世居落户,三姓亲如一家,互敬互容一条心。20多年前,何氏老屋年久失修不能住人,无屋住的何双林就搬到陈屋寨的陈氏老屋居住,这一住就是20多年,如今寡居的何双林已是长江头村的五保户。包括何双林在内,目前大水坑有3户人家。
古柏树相伴的炎帝宫。
大水坑植被保护较好,郁郁葱葱,山间常见山鹰盘旋。记者踏访大水坑,如今的大水坑未见大水,只有潺潺不停的溪水和一些苍天古木。陈须意说,客家先辈喜欢种树,在陈屋寨附近,在其祖父那一代就种下了4株龙眼、两株青榄,除一株龙眼树枯死外,其他5树目前皆存,这其中,3株龙眼也是林深古幽,占据了整个半山坡,庇护整个陈屋寨。这两株青榄树树身巨大,3个人才能合抱得住,2004年被政府作为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以前粮食不够吃时,陈氏族人每年从这两株树上采果近500斤,全部运到墟集上换粮食吃。这几年青榄果效益不好,当地才没有人去摘。
古柏相伴炎帝宫
离3株龙眼树仅500米远,记者惊奇地发现,当地还保存着一有上百年的炎帝宫。
炎帝宫,后人为纪念农业兼医药之祖的炎帝含辛茹苦栽种五谷、不避风险备尝百草而建。在一般人印象中,这地处偏远的炎帝宫或许早已破败不堪了。然而记者在现场看到,宫不大,却也精致,青瓦长条石,宫中间供奉着五谷神农尊神位,上书“炎帝宫”,各有对联“大德明农垂万古,长祠粒食庆千秋”,里面还有半米高的墙面被漆成红色。整个宫也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宫前面更是不见一丝杂草。宫后面就是大水坑河,由于草木丛生,只能听到哗哗的溪水流淌声。宫旁有一株古柏树相伴,同行的何兴发仔细看了一下,这株古柏于2004年11月被东源县人民政府挂牌保护,编号为07020112,据当年普查古柏树龄已有485年。
那整洁一新的炎帝宫,处处透露着当地乡民的虔诚,然而宫旁那满身沧桑古柏,那粗大的树干宛如一把巨伞展向苍穹,似荫庇,似诉说,也许它硕壮虬劲的树根深深地扎在这座宫下面的热土里,扎在浸满艰辛、苦难的土地上。经历400多年风风雨雨,古柏至今依然顽强地、高高地挺立在那里,似乎更像不屈服于命运、敢于自我拯救的祖辈灵魂的显形,在这酷暑中俯看着眼底的芸芸众生……
本报记者 张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