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儿子寄来的钱

或许生日是八一建军节这天的缘故吧,钟军从小就立志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从军的渴望比普通人更强烈。村里有人说,这孩子将来有出息!

高考填志愿,钟军报了军校,文化课、体检、政审样样过关。老钟两口子则希望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养儿娶妻防老嘛,最朴素的农民思维。

军校录取通知书下来了,老钟没忍心反对,考上军校在当地来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他安慰老伴:“孩子有抱负,别委屈了他,你不让他参军,他会后悔一辈子。”

读军校学费全免,还有补贴。钟军把省下的钱寄给父母亲,虽然不多,可村里人知道后,都夸钟家培养了一个好儿子。

军校毕业后,钟军自愿报名去边疆,他说那里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式到岗后任务很多,往家里打电话的时间很少,但钟军每月都坚持往家里寄2000块钱,两年从未间断过。一次钟军打来电话,说他接到了一个特殊保密的任务,有一段时间不能打电话,得空时会以书信联系。

儿子出息了,老两口是又高兴又着急,每次写信都催儿子早点结婚。儿子总是说,等完成任务后就申请调动回乡,好好孝敬二老。这个秘密任务不知不觉进行了三年,这三年儿子一直没回过家。虽然每月都收到儿子寄来的2000块钱,可几年没见到儿子了,老两口甚是思念。

“儿子忙,我们就去看他!”老两口按书信地址来到钟军所在部队:“我们是钟军的父母亲,来看看他。”连长面色凝重:“他在执行一项秘密任务,现在不能见你们,你们先回去吧。”

老两口忒不甘心:“大老远的跑一趟容易吗?见不到儿子,我们就不走了!”

连长递上一包东西,老两口打开一看,一盒骨灰、一份烈士证明和一张银行卡。原来钟军在执行任务时,为掩护战友牺牲了,他的遗愿,就是不要通知家人,怕二老担心。

于是,一位战友模仿钟军的字迹写信,战友们每月按时给老两口寄钱报平安。

操场上,全连战士们含泪列队,向老泪纵横的老两口庄严敬礼:“妈妈您好!爸爸您好!我们都是你们的亲生儿子!”……

作者:徐军



相关热词搜索:儿子


上一篇:投稿
下一篇:闻战友踏访昔日战场有寄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