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湖 方湖
九月,方湖田里的禾苗正在抽穗扬花,当风轻轻地吹过,土地的芳香溢满天空,一群白鹤飞过柏埔河的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它或者是在歌唱,或者在呼唤更多的同伴来这里栖居……夕阳下,田园、老屋、新楼、白鹤构成方湖别有的景致。
“说方湖,道方湖/方湖是个好地头/绿水青山乐安居/242线连着省城的那一头”。当我随河源市公安文联文学协会“迎国庆,走进红色方湖”采风活动来到紫金柏埔方湖村委时,被村委门口的宣传栏上一首《说说厓兜计方湖》的山歌吸引住了。山歌开门见山道出了方湖村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与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省道242线(河紫公路)穿越该村而过,距河源市区20公里,距紫金县4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柏埔河旧称神江,如一条彩带绕村流入东江河,保留和传承着客家人优良传统,是革命烈士龚苑香的故乡,有着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底蕴。
《说说厓兜计方湖》的“厓兜计”是客家话,普通话的意思是“说说我们的方湖”。这首山歌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用客家方言写成,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既可歌亦可诵,读之脍炙人口,歌之旋律动人,不论是诵还是歌都激荡人心,满满的正能量。《说说厓兜计方湖》不但在当地广为传唱,还上了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刊物《南方》杂志。
“说方湖,道方湖/方湖人民系优秀/苑香烈士人敬仰……”方湖是龚苑香烈士的故乡,是省委组织部定为全省三十个“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创建单位之一。方湖村坑角龚苑香革命烈士纪念亭柱子上嵌着一副“紫河举大旗,英名垂青史;秋江洒碧血,浩气贯长虹”的对联格外显眼,对联真实地反映了烈士的一生及其对革命的贡献。
龚苑香烈士并不姓龚,原名叫刘求禄,1902年8月出生在与柏埔相邻的黄塘镇车前村刘姓农民家庭,因贫困无力抚养,父母只好把他卖给方湖村抗角秀才龚宝华做儿子,而变名易姓为龚苑香,他在龚家从小就接受了教育,习文弄武。五四运动后,在广州读书的东江三杰之一的刘尔崧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紫金,龚苑香由此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积极参加宣传;毕业后,他随父亲在柏埔圩镇经营药店作掩护,将广州进步书籍送到紫金县城。1924年4月他与陈鹤九等人在柏埔成立农民协会,组建农军;后来,他与刘琴西等共产党员取得联系,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紫金“四·二六”暴动,他与陈鹤九率领北路农军参加,建立苏维埃政权;此后,龚苑香一直战斗在革命前线,先后出任中共紫河特委委员、宣传部长、中共古石区委组织部长、中共紫金县委委员等职,发动青溪暴动,开展游击战争,为扩大保卫革命根据地立下赫赫战功。
1931年春节,因母亲病故,回乡奔丧的龚苑香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关押在紫金县城饱受严刑拷打、各种酷刑的折磨,但他大义凛然,不屈服威逼利诱,于次年5月,在县城秋香江河畔英勇就义,年仅30岁。
方湖村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全村有钟、龚、彭、杨、邓等11个姓氏,自然有众多的客家民居建筑,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距今有180多年的龚氏客家围龙屋。该屋由龚世海建于清朝道光年间;龚世海出身贫寒,但聪敏过人,自幼从文习武,后参加清庭的科举考试考中文武秀才,他在当地十头八里声望甚高,并开始经商而积累了大量财富后,遂择方湖建大屋,历经20多年建成号称九厅十八井三进围龙屋,占地面积35亩,整座大屋呈回字形,外圆内方,大、小厅堂36间,天井18个,共有120间房。厅堂错落,井然有序,构造巧妙,厅堂采光通风良好,冬暖夏凉;无论近看还是远眺,如一座小城堡矗立在方湖的中央,大气而不张扬,朴素而庄重。
大门上有一块“大夫第”的牌匾,是龚世海儿子立于同治元年岁次壬戌孟夏月,虽然现在大屋因各种原因,已没有人居住了,大屋破败,可是当走进这座气势非凡,建筑别具一格的大屋依然能感受到当年主人从选址到建房,每处都是匠心独运,充满智慧的,梁柱有不少雕刻,尽管这些雕刻毁在破“四旧”时期,从残留的痕迹上依稀能看到雕刻者手艺之精细,所雕图像之完美,可以洞见主人不但文化修养极高和见多识广,且拥有雄厚财富实力。
大屋防御性极强,可见当时世道之艰险,耸立着高高的角楼密布着用来通风和防御的枪眼;大门左侧有三层防御性碉楼,前有池塘,后有观音厅,所有墙体都是用花岗石条、青砖瓦、木质结构而成,无论是外围的碉楼房舍,还是里面的厅堂都是相通相连,不熟悉的人进来很难找到出去的路,碉楼与主屋之间遥相互应,一旦有外敌来扰,远可攻,近可守;大屋里面水井、粮仓、磨坊等一应俱全。
走到中堂屏风时,随行的人指着屏风两边的柱子讲起了关于两根柱子的故事,据说上柱子的时候,不知什么原因得罪了一木工师傅,于是,该师傅便生了歹念,将两根柱子倒立,原来在农村流传有说人在满六十岁后死亡才算上寿,如果不到六十岁死亡为不上寿,“树”与“寿”是谐音,倒树寓意为倒寿,木工师傅意在诅咒该屋居住的人都不上寿,柱子安装好后,有人告诉了屋主,屋主非但没有惩罚木工师傅,还给封了大利市感谢木工师傅。人们不解,屋主说,他是要让我的子孙后代到处生根啊。原来客家话“倒树”与“到处”音相近。
在后院的空地上,陪着我们的龚叔说,这里原有三屋的碉楼,龚苑香烈士生前闹革命,成立农会等的经常在楼上秘密开会,因为碉楼可看到四周,一旦发现有敌人来可以安全撤离,后来碉楼被拆。
龚氏围龙屋自清以来就有龚绍钦历任清朝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五品文官,同治元年诰授直奉大夫;在民国期间有龚泽人(生卒不详),是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学员,曾任连长,后参加北伐牺牲;龚俊才(生卒不详),曾任国民党营长,后反蒋抗日;近年来,先后有二三十人考上大专院校,可谓是人材辈出。
走出大屋,池塘里湛蓝的水浸润着蔚蓝的天空,云从水面上飘过,在秋日的阳光中,深深感受到世事不是沧海桑田那么简单,历时20年始成一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又想到紫金凤安一张姓大屋,其后裔说,初来建屋师傅是小年青,待屋建成后,师傅却带着又即将娶妻生子的孙子回老家了。
我注视着大门左上角一块印着紫金县人民政府颁发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小小牌匾上红色的字出神,但愿这次“红色村”建设中,能成为文物保护单位,让后世铭记历史,继往开来。
“说方湖,道方湖/方湖发展不用愁/党的政策来引导/精准脱贫有盼头。”方湖村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省定贫困村,由深圳海事局为牵头单位帮扶,河源市选派干部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协助帮扶单位开展工作,乌鸡、豪猪、好吃过唐僧肉的蓝野猪已形成特色种养殖产业,天湖绿原生态茶园基地正在开发,与河源华兴玩具集团合作的“兴方”手工加工点,方便村民在自家门口就业赚钱;方湖的扶贫产业突出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乌鸡+豪猪”的模式发展;以农业(种养殖)和非农业(加工点)相结合、传统农业的种植和养殖相搭配的产业发展体系;同时,大力开展智力扶贫,联系社会爱心团体、志愿者到学校助学、义写春联等活动。
红色方湖正在以抓党建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深入推进村污水治理工程、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村小学改造工程等八大项民生工程,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方湖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方湖,正在脱贫奔康的道路上奋进。正如《说说厓兜计方湖》所唱“说方湖,道方湖/党员干部爱带头群众路线要牢记/村民团结齐致富!齐致富!”
牛 羊
上一篇:父亲与他的割板机
下一篇:品读王手系列小说《讨债记》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