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永恒的文学艺术——观萧殷老师文学馆有感

■万蕊新

人生,有来自各方面的艺术。品味人生,或许你钟情于美妙的歌喉,或许陶醉于妙曼舞曲,艺术人生,百花齐放,各有秋千,无数艺术家修身其中,在艺术海洋中度过独特唯美艺术生涯,令后人惊叹不已,让人生旅途绽放奇彩,百世流芳。萧殷老师文学馆,淋漓尽致展现出一生璀璨艺术生涯,漫步其间,宛若聆听人生旅途优美乐章,激荡在心涧,久久不能忘怀,品读萧老师艺术人生,如冬天里一缕绿意,弥漫文学春天,伸展无限的憧憬与梦想。

“一篇文学作品的成就,不取决材料的新奇,而决定于作者对生活理解的深浅以及艺术概括能力的高低。”文学艺术家的话语激荡心湖涟漪。萧老师文学道路历经沧桑,体现在自身坚韧不拔对写作追求,对文学艺术那股热忱,源于生活,这位老艺术家对中国古文化传统器重与传承,深深圈粉文人世界。

上世纪五十年代,萧殷回到故土龙川,途经发现佗城千年古塔面临倒塌危险,亲自进京请求商讨修复方案,并亲自捐款,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波折,古塔展新颜呈现在故乡神圣土地上,庄严宏伟气势彰显广东人民骄傲,萧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视如己命,高尚人格魅力为这位老艺术家文学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从内心发自感憾,萧老师热爱生活,将文学投入生活,作品才会具备生命盎然,散发生机活力,15岁的他在无数次因家贫困辍学,在老师们资助下完成学业,却写下了散文《风雨之夜》,抒发自身求学情怀,他那条艰辛求学道路,感染无数青年学子,催人泪下,由此激发了他的人生创作激情。

萧殷老师一生衷爱文学,即使在恶劣环境、饥饿难熬情况,甚至冒着生命安危,都不曾忘记创作初心。1940年3月,他参加冀南军区采访追击队工作,不慎伤残左腿,坚持做好皖南事件相关社论及专论工作,坎坷人生从未放弃写作,坚持不懈地走好写作道路,为新中国文坛做出巨大贡献,他把挫折失败当成人生阅历,扩展写作素材厚度,同时在磨砺中舒展文学艺术长度。

萧殷老师编缉《晋察冀日报》副刊时,一位业余作者来稿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来稿潦草,字迹难辩,丰富经验告知他这必是佳作,一周下来,他连续挑灯加班,逐字逐句进行校正核实,终于把这部小说还原,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稿件丢失,令萧般老师心痛不已,这彻底萌发了他用心培育王蒙等青年才子志气。赵堂子胡同八号北屋书房,成为了无数青年学子知识源泉之地,从生活中找创作灵感,上门求教、追求文学梦想青年人络绎不绝,有时为了解决青年作者的疑惑,他不顾自己身体虚弱,通宵与青年学子长谈,每回至到学生们满意从家门走出,萧老师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为了让更多青年人关注国家,热爱文学,费劲一生磨难,写出了《与习作者谈写作》一书,深受文人喜爱,为青年学子写作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师恩方面,不由让我想起了自身写作道路,作为初学写作者,老师鼓舞与指正对今后如何走好写作道路起着重要作用。萧殷老师给青年人带来的勇气和斗志,是无数青年学子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文学艺术人生,用手中的笔去记录人生轨道,文学之光照亮人生旅途,充满诗意与遐想,带着诗行去旅行,带着梦想去奋斗,回忆在文学海洋里遨游,思想点燃文学艺术生命,文学艺术是人生永恒的美丽。

 



相关热词搜索:文学艺术 文学馆


上一篇:萧殷对文学青年的教诲
下一篇:客家童瑶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