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圆满落幕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圆满落幕

忠信花灯展风采 传统文化传新风

阅读提示:

昨日,连平县忠信镇司前村鞭炮齐鸣,锣鼓 喧天,佳肴飘香,到处洋溢着热闹的喜庆气氛。 河源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在举行了热闹隆 重的暖灯化灯仪式后,圆满落幕。

花灯传薪火,迈入新时代。此次忠信花灯 民俗文化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 领,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活动融入到地方 民俗文化活动之中。活动通过忠信花灯民俗文 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擦亮“我们的节日”文化品牌,提升群众精神风 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 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基层文明创建和乡 村振兴,为河源决胜小康、率先振兴和同步现代 化注入了新的精神力量。

暖灯化灯仪式圆满举行

每年的正月十八,是忠信花灯暖灯、化灯的“大喜”日子,也是忠信 吊灯习俗的最后一道仪式。昨日一 大早,司前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前来贺新丁、饮暖灯酒、体验花灯习 俗的村民和游客应接不暇。


一大批村民游客前来参与暖灯、化灯仪式。

司前村的暖灯和化灯仪式,是当 地最传统、最有特色,也是最具规模 的。昨日上午9时许,司前村的男女 老少早早相聚在祠堂,祭祀祖先,上 灯的灯主将一串串鞭炮系在花灯上, 等待着暖灯和化灯仪式的开始。

忠信吊灯习俗有放灯绳、选灯、 迎灯、上灯、暖灯、化灯等6 个环节, 并伴有锣鼓、八音、舞龙狮、祭祖、饮 灯酒等热闹场面,具有浓郁的乡土 风韵。化灯仪式是吊灯习俗中的最 高潮,化灯即是把花灯烧化,在本地 是分化、升华的意思,寓意丁火分 化,枝繁叶茂,世代相传。

11时许,八音锣鼓一响,龙狮欢 快地舞起来,化灯仪式正式开始。灯 主们将绑好的长竹竿系上红纸和柏子, 在竹竿上浇上火油,迅速将竹子点 燃,然后点燃事先用鞭炮缠绕好的花 灯。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早就 等在祠堂的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们上 前抢灯带和吉祥物,祈求来年风调雨 顺、人丁兴旺。紧接着,灯主迅速把 点燃过鞭炮的竹子传回家,寓意香火 代代相传。分化后的花灯碎片还要 收集起来,再由宗族中子孙满堂、福 德深厚的老人点火燃烧,以示圆满。

三千多宾客齐聚共饮“灯酒”

暖灯仪式开始前,活动还 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 为仪式暖场,也让村民和游客 同乐。随着当地幼儿园小朋 友们带来的舞蹈《明月几时 有》,演出正式拉开了帷幕。 小朋友们表演的舞蹈《中国 美》和传承家训文化《开学第 一天》,退休老干部吴绍明独 唱《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以 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司前村舞蹈队带来的灯笼舞、 腰鼓舞、花舞、扇子舞、伞舞等 节目轮番登场,赢得现场观众 阵阵掌声。特别是生动精彩 的舞龙狮表演,更是让观众们 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记录下 每一个精彩的动作。


舞龙表演。

除了看表演、体验暖灯、 化灯,司前村也备好了“灯酒” 宴请四方宾客。据了解,今年 前来观赏体验忠信花灯民俗 文化的宾客比往年更多,司前 村祠堂共摆了300 多桌“灯 酒”,3000 多村民游客齐聚 一堂饮“灯酒”,让这座古老 的祠堂洋溢着欢声笑语,其 乐融融。酸萝卜、白切鸡、炸 肉丸、卤豆腐、焖猪脚、客家 娘酒……一道道客家特色美 食上桌,让宾客忍不住食指大 动,边吃边点赞。

忠信花灯作为客家文化 的一朵奇葩,已有600 多年的 历史,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 也让不少外地游客和摄影爱 好者们慕名而来。来自广州 的李先生是摄影爱好者,他 表示这里的氛围很能体现传 统的客家文化,通过仪式,让 更多人了解了忠信花灯和家 训精神。

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随着正月十八暖灯、化灯 仪式的圆满举行,河源首届忠 信花灯民俗文化节在一片鞭炮 声、祝福声中收官。此次活动 通过现场文图和视频直播报道 等方式,受到了广大市民及网 友的热烈追捧,吸引了众多宾 客参观体验和线上“围观”,共 同欣赏这场独特的文化盛宴,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 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沃 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 煌。忠信花灯不仅是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民 俗文化更蕴含着讲仁爱、重民 本、守诚信、敬业乐群、扶危济 困、孝老爱亲等丰富的文化内 涵和人文精神。


村民游客观看表演。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我市以 “首届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 为平台,依托传统节日春节 这一契机,以忠信花灯民俗 文化为主线,通过文艺创作、 文化创意、文艺表演、情景演 示、互动体验、展览展示等全 新呈现方式,借力各大主流媒 体,以网络视频直播、新媒体 互动等新传播手段,大大推动 了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进 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不仅进一步挖掘、传承、 弘扬了忠信花灯文化蕴含的 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 德规范,更赋予其新的时代内 涵和当代价值,让广大群众感 受到了忠信花灯民俗文化的 无穷魅力。

本报记者 谢素婵/文

陈仕平 见习记者 杨志奇/图

 



相关热词搜索:忠信 河源 花灯


上一篇:鼓乐齐鸣迎盛世 锣鼓喧天闹元宵
下一篇:90后开启三八妇女节的全新姿态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