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第二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公布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近日,市文明办、市发改局(信用办)公布了我市2018年度第二批诚信“红黑榜”名单,共有337个企业(法人)、社会组织及自然人上了黑榜,另有448家企业(法人)、社会组织荣登红榜。
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是中央文明委安排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尚,我市把发布诚信“红黑榜”作为突破口,集中发布各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评选出的“红黑榜”名单,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引导广大企业和市民树立“诚实守信者荣,失信败德者耻”的理念,积极培育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据悉,2018年河源市第二批诚信“红黑榜”的发布涉及建筑行业、环保、税收、法院、工商、旅行社、人社、社会组织、卫计、海关等10个方面,共有448家企业、社会组织登上红榜,297家企业及社会组织、40名自然人名列黑榜。黑榜中,李永书等38名自然人被纳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郑琦、张惠2人因殴打医务人员被卫计部门纳入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黑名单。
据悉,此次名单将在河源日报、河源广播电视台、河源晚报、政府官网等主流媒体以及市信用信息平台和各部门系统内信息平台上向社会予以发布,对列入失信“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不仅要向社会进行公开曝光、披露失信败德行为,下一步还将按照国家发布的联合奖惩备忘录要求,对其采取限制措施进行联合惩戒,真正做到让“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了解具体名单可扫二维码: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