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新区古竹镇东江特委旧址、东江后方特委旧址将修缮 推动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记者在江东新区古竹镇新围村的中共东江特委旧址(桔园)看到,旧址门前的杂草已清理完毕,当地镇村还新修了一条便道以供游客出入。新围村委会负责人表示,这一旧址将于今年12月开始修缮。另外,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旧址也将于明年年初开始修缮。
中共东江特委旧址(桔园)将于12月起开始修缮
东江流域抗日领导中枢
2020年5月,河源东江抗日旧址历史文化游径被纳入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其历史文化游径主要为: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旧址-水东抗日井-陈家祠-中共东江特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越王山风景区-中共东江特委旧址-黄沙坑东江特委干部培训班旧址。
作为东江抗日旧址历史文化游径点,中共东江特委旧址(桔园)在东江抗日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据《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地方史(1919.5-1949.10)》记载,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西南特委、中共东江特委和中共东南特委,在全省各地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游击战。1939年2月,中共东江特委在古竹桔园正式宣布成立,尹林平任特委书记,下辖紫金、五华、龙川、和平、博罗、海丰、陆丰、增城、龙门县委和河源县工委。桔园成为当时东江特委重要秘密活动地,直到1940年12月,中共粤北省委成立,决定撤销东江特委。
办农场为革命筹集经费
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旧址位于古竹镇水东村东红小组陈屋。据《中国共产党河源县地方史(1919.5-1949.10)》记载,东江特委撤销后,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正式成立,辖龙川、五华、和平、河源、紫金、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员1100多人(后经整顿为800多人)。后来,随着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中共东江后方特委辖区一度扩展到兴宁、惠阳、揭阳等地。中共东江后方特委组织地下党员以公开身份经商、开办工厂,为革命筹集经费。
据《中共紫金县大事记》记载,1943年3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委转移到古竹镇水东村陈屋办公,继续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中共东江后方特委特派员梁威林和粤北省委领导饶彰风从惠州来到古竹水东村,以商人身份办了一家农场,并开设榨油厂,耕种甘蔗、水稻、花生20多亩。共产党员张惠民夫妇、杨励群等人都在农场做工。他们还在双坑村办了一个沙田柚场,开展生产自救,秘密开展工作。经过一番努力,惠州、横沥、应头、岚派、观音阁、古竹、河源、老隆的联络交通线得以恢复。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机关随之搬走。
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古竹镇中共东江特委旧址(桔园)于1987年6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6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旧址被紫金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3月,被紫金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记者了解到,江东新区积极做好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充分挖掘和梳理红色资源,加强革命遗址修缮保护,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推动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从2021年起,黄沙坑东江特委干部培训班旧址开始修缮,今年9月完成了主体工程修缮,目前正在进行革命史料布展工作。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文/图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