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需要“刚刚好”
前不久,在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华裔导演拍摄的动画短片《包宝宝》,喜摘最佳动画“小金人”奖。这部充满中国式元素的电影也莫名戳中不少中国式家庭的痛点,准确揭示了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常见问题,引发了网友们对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热议。爱本没有错,过分的爱却会伤人。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不需要过分的爱,只需“刚刚好”。
一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包宝宝》的故事在一段做包子的音乐背景中开始,一位生活在加拿大唐人街的华裔女性在儿子长大搬出家以后,经历着家人各自纷飞的空巢综合征,备感忧郁。她做的中国传统点心包子非常诱人。某天她包的一个包子竟活了过来,她把它当成自己的儿子,再次找回了做母亲的感觉,她对自己的“包宝宝”极尽疼爱,带着他买菜、做饭、打太极,母子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但随着孩子的长大,“包宝宝”却日益独立,有了自己的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看着渐行渐远的儿子,妈妈非常气愤,认为儿子翅膀硬了,开始不听话了。终于有一天,“包宝宝”回家了,母亲满心欢喜开了门,却迎来了他的新女朋友。更让她崩溃的是,“包宝宝”是回来收拾东西,要离开家。难以接受现实的母亲去阻拦,她不愿看到儿子不听话,更不愿儿子“逃出自己手掌心”。着急的母亲,最后一把攥住“包宝宝”,张开大嘴,一口把儿子吃了下去。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她的一场梦。当她从梦中惊醒后,她那离家出走的儿子回来了。
二
和短片不同的是,生活中的孩子们并没有被吃掉,但父母过分的掌控欲,也在无形中“吃掉了”孩子的人生。近年来,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每个家庭几乎都只有1—2个孩子,孩子也变得非常金贵了。对于孩子,中国式教育一般都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因此,很多父母非常不解,为什么自己那么关心孩子,却被孩子嫌弃。更有的孩子,也因这份过分的爱,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
去年台湾大学生孙安佐在美国被捕的事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看到了“过分的爱”这种教育方式的可怕之处。孙安佐是台湾艺人孙鹏和狄莺的儿子,他们对儿子的教育方式苛刻在于采取绝对的行为管控、强大的精神高压、禁止的行为自由。狄莺规定,从她儿子11岁开始,每天就要吃与成年人一样的饭量,她可以花一天的时间盯着儿子,只为他能把自己安排下去的食物全部吃完。狄莺规定,十几岁的孩子没有任何的独立行为自由,不可以单独出门,不可以逛街,甚至连自己的手机都不可以拥有。也许就是因为狄莺一再强调,等你十八岁我就给你完完全全的自由,你想干什么都可以。于是,当孙安佐满十八岁来到美国后,他策划了校园枪击案。
三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正如纪伯伦的散文诗《孩子》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是,孩子也是。所有的孩子都应该在踏入社会,经历碰撞的过程中成长,而不是在父母的控制中长大。很多父母以为的“爱”孩子,就是把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企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帮孩子规避可能遇见的风险,甚至安排他的终身,但最终都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人生。亲子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刚刚好”,就是一种适时的、得体的退出,是舍得让出一部分时间与空间赠与孩子,让孩子能够在亲子关系之外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家长的存在,应该是帮助孩子直视、面对和解决挫折,而不是帮孩子解决问题。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时候,适当地放手、留白,孩子背负的精神压力才不会那么大,才会走得更远,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刘 曦
上一篇:遛娃神器 存安全隐患
下一篇:校长应与学生一起进餐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