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热映 校园霸凌再引关注
近日,电影《少年的你》热映,引发公众对校园霸凌现象的热议。影片中的那些少年面对自身或他人遭遇校园欺凌,内心有无助和惶恐,也有错愕和挣扎,他们用青春探索成长的道路,用天真和赤诚试图破解自身的困境。(详见新华网11月1日)
学会保护自己
如果说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底线,家庭则是让未成年人看到阳光和希望的“指路明灯”。所以,除了寻求学校、社会保护之外,家长和学生更应有自我保护意识,面对施暴行为要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作为家长,应从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让孩子在启蒙阶段就拥有一颗善心。但在自己不做霸凌者的同时,孩子更要学会保护自己。这一点,需要家长更加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此外,受害者的沉默和旁观者的无视都是这些校园霸凌事件频繁发生的背后推手,对于霸凌,不能持“凡事要忍耐”的态度,而必须零容忍,要勇于向霸凌说不。
愿每一个孩子都被善待,大胆向前走。
郑婷影
防止校园欺凌 监护人不能缺位
虽然是一部电影,但有时现实中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例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管对于洋洋得意施暴者,还是战战兢兢受害者,可能都会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阴影,故而这些都是不容小觑的。
总有付出代价的时候!任何一个人,他都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而一个人一旦需要社会来管教的时候,付出的代价必然是最大的,也一定是当事人及其亲人最不愿意接受的。出现校园欺凌,原因各种各样,固然与校园管理不无关系,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共同的,那就是作为监护人的家长没有真正尽到责任。固然这个社会生活压力大,不顺心事多,但既然作为监护人就不能失责。否则,校园欺凌造成的后果会让你追悔莫及,甚至永远无法弥补。防止校园欺凌,监护人不能缺位,更不能失责!
张涛
校园欺凌折射素质教育缺失
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对同学缺少同理心,可以说,校园欺凌实际上与素质教育的缺失密不可分。
教育部门与学校作为预防校园欺凌中的主体责任,应将人格教育与法制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通过言传身教、社会体验、视频宣传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提高学生自觉抵制欺凌行为的意识。同时还应强化校园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培养有责任有担当人格健全的学生。
彭茂洋
上一篇:高空抛物被罚断电30天
下一篇: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