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
据《河源日报》
实实在在办实事
对外开放机关单位的厕所,这似乎不是新鲜事了。源城区在这项工作中算是河源的先行者,这种做法无疑值得肯定。记者认为,这就是主题教育提出为群众办实事的最大体现。
区委区政府的这种做法,除了能够彰显为群众办实事外,还推动了创文工作开展,让“厕所革命”深入人心。记者认为,更多的机关单位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真正把群众遇到的民生热点难题当做心头事,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而不是遇到群众提出的难题,一旦遇到阻力就闲置一边。
吴奕镇
应对民众开放更多服务设施
尽管近年来,城市公共设施在不断增加,但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然有较大差距。开放政府机关公厕仅仅是民众希望与政府共享服务的一个缩影,而开放更多的政府服务设施如:政府机关、单位的停车场,休闲场所等,更让广大民众翘首以盼。
其实,就我国政府的性质和执政理念而言,向社会开放政府机关、单位服务设施,无论从法理上还是情理上来说都是可行的。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政府机关、单位的服务设施,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公共服务空间从而弥补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树立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又能向广大民众提供质优价廉、安全可靠的公共服务,从而增加广大民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当然,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政府机关、单位的服务设施要全面向公众开放,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决不能操之过急,以免一不留神便又成了“烂尾工程”。
彭茂洋
让“方便之事”更“方便”
都说人有三急,这真要是着急上厕所,如果找不到厕所,可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源城区开发上线“源城开放厕所云平台小程序”,让市民可以查询距离最近的公厕,这为百姓打开“方便”之门,也为外地游客提供方便。如此接地气的小程序,真正体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其做法值得我市其他县区借鉴学习。
无论城市与乡村,一个区域的民生成绩单应当是立体多维的。盖高楼铺大路是民生,提供如厕方便也是民生。民生工程,固然需要大手笔资金投入,亦需要细微点滴惠民。“扫码找厕”虽小,然很贴心。当然,光有平台还不够,还应在城市各处合理布局和建好公共厕所,要在细节上狠下功夫,提高公共厕所使用便利性。例如建设人性化设施设备,以满足特殊人群如厕需求等,同时还要鼓励更多的单位开放厕所,这是让“扫码找厕”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要让这一“方便之事”更方便,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张涛
上一篇:返乡创业不能仅靠“一股劲”
下一篇:“梅姨”画像刷屏折射反拐价值共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