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周末时评 > 阅读新闻

重启生命每个人都应当作为

27日,台湾男演员高以翔在宁波录制综艺节目《追我吧》时心源性猝死,年仅35岁,消息公开后震惊了微博及朋友圈。这个曾因主演电视剧《遇见王沥川》男主角王沥川而为人熟知、圈粉无数男星的突然离去,让不少粉丝、网友感到惋惜。随后,《追我吧》节目的难度和强度引爆了热搜话题,但同时我国心源性死亡不到1%的抢救成功率更让人反思。

在深夜的炫目灯光下,明星们在各种障碍中高强度跑步追逐、穿过摇摆梅花桩、还要飞檐走壁、徒手爬高楼……这原本是浙江卫视夜间户外综艺《追我吧》的最大卖点,为何最终成为了一个可怕的夺命魔鬼?

在节目开播前,官方对《追我吧》的宣传定位是:《追我吧》是一档“星雄”一边联盟一边竞技的真人秀节目,流量明星和平民英雄打破次元壁,在你追我逃中,带来力量与智慧的双重较量,重新定义热血青春;是一档在酷炫的变量障碍和巨型装置间追跑的硬核综艺,带来前所未有的博弈感、悬念感和命运感。

但节目已播出的片段里却完全变了味儿:明星们跑步跑到吐,被拉到救护车上吸氧,虚脱抽筋更是常态……高强度的运动节奏,运动强度连像拳王邹市明这样的专业运动员都在第二期节目中,突发意外,掉落平衡滚筒,腿部抽筋,无法出来,要靠工作人员跳下海洋球池里救他上来。而这对于体能相对较弱的艺人而言,节目录制压力则更大,不少艺人都跑吐了或需要吸氧,这不仅让人追问这到底是“追我吧”还是“玩命吧”?节目制作组为了吸引眼球,增加各种刺激环节,从商业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追求商业利益是不是也应该要有底线。高以翔为“病态”综艺敲响了警钟,只是代价太过沉重。

高以翔的死亡十分令人惋惜,但在惋惜之余,很少人知道的是,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人猝死,位居全球之首。同时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比每分钟就有一人猝死更让人震惊的是,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而在美国,平均抢救成功率在15%,一些大城市更高达50%。

在医学上,心脏骤停有宝贵的4到6分钟“急救黄金时间”,当救护车无法及时赶到时,每个人都掌握一些急救技巧,就能挽回一条生命!不过,在我国学过急救的人群只占不到1%。

在我国大力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当下,卫健部门作为推动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中坚力量,在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的同时,也更应该以各种形式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积极推广包括CPR(心肺复苏)与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内的各项急救技能,全面提升群众的急救意识,有效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让民众做到能施救、敢施救,让更多的生命能够重启。

同时,也应当强化在公园、车站、学校、体育馆、电影院等人口密集地方配备AED设施,切实降低猝死的风险。只是令人惋惜的现状是,截至今年1月,北京上海两地有记录的将近2000台,大连、杭州、南京、海口、深圳等少数城市的公共场所配有少量AED。AED在国内仍处于“没得用”“没人会用”“没人敢用”的“三无”状态。希望AED在中国的状态,能从“没得用”“不会用”“不敢用”到“随处可用”“人人会用”“人人敢用”。重启生命,改变从一点一滴开始,每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彭茂洋

 






上一篇:法院发出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
下一篇:反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