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发出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
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美妆博主“宇芽YUYAMIKA”在微博发布视频,自述被前男友家暴的经历,引发全网关注。设立反家庭暴力日的初衷是消除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不过,家庭暴力并非只针对女性,也有男性被家暴困扰。11月25日,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法院签发全省首例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而浙江温州苍南县法院矾山法庭也于近日发出温州市首例保护男性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记者梳理发现,保护男性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并非没有先例,广州、北京等地法院都曾签发过。
(11月26日南方都市报)
对男女一视同仁
其实,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中,采用去性别化的用词“家庭成员”,来定义家庭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无论男女,人身权利受到侵害,都有必要寻求法律救助,《反家庭暴力法》对所有家庭成员都一视同仁。从各地签发的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看出,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在婚姻中,只要身心遭受了来自对方持续的侵害,都有权利申请被保护,申请与侵害行为“隔离”。这种通过法律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懦弱也不是绝情,恰恰是更理性的办法,值得推荐。请相信法律,请学会用法律为弱者撑腰,建立起健康的两性关系。
郑婷影
家暴=违法犯罪
近日的热门新闻中,有4则都涉及家暴:温州首发男性人身安全保护令,韩国女星具荷拉自杀,网红博主宇芽自爆被家暴,外籍女友爆蒋劲夫家暴。正值11月25日国际反家暴日,人们把目光都投向了家暴,舆论一时纷纷。
家暴从来都不是一个新话题,而受到暴力侵害的当然也不仅有女性,只是实际中由于女性天生体力弱势所以更易受到侵害。据全国妇联统计,30%的中国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而面对暴行,女性平均被虐待过35次才会选择报警。
现实中,出于“家和万事兴”“清官难断家务事”等顽固观念,有些人总是将家暴视作小事,认为“忍忍就好了”“外人不必插手”。然而,家暴只有“零”和“无数次”的区别,家暴实质上就是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侵害,就是故意伤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让更多人从观念上产生根本的改变,养成“家暴=违法犯罪”的思维,才能真正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杨容
保护令为啥效果不佳
2016年3月,《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当年湖南长沙发出首个人身安全保护令;2018年7月19日,央媒报道透露,至该年6月底,全国共发出3563个人身安全保护令。从一定程度而言,人身安全保护令这个措施初衷是好的,但仍有不少人对其不了解,执行效果不佳,这已经成为各地法院普遍头疼的难题。
对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实施,法律上只是讲明由法院执行,公安、村(居)委会等协助,但具体分工、监督与追责在当前现有的法律上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司法部门要加强宣传,增加保护令的公信力,除了要继续开展普法教育,让更多人知道并懂得运用保护令维护自身权益外,还需要增加对违反保护令人员惩罚知识宣传,尤其是构成刑事犯罪的典型案例,让大家都了解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威严,再不敢随意违反。
吴奕镇
上一篇:为“陈月新”们正名
下一篇:重启生命每个人都应当作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