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节日的传说
相传,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涸,树枯稼死,人们难以过活。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悉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宵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可怎么也找不到。到了第二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色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把它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炒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他,就大声向玉帝呼喊:“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就成了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过了二月二后,雨水就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中国南方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此节风俗活动较多,有的称花朝节、踏青节、青龙节、龙抬头节或称“土地神”诞辰日。此俗唐代已有记载,白居易《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作为河源客家地区,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旧时称为“土地神”诞辰日,各地村民以猪头三牲或米粄祀奉,以保村境百姓平安。二月是农村春耕开始的季节,期望风调雨顺,物阜年丰,于是以敬“土地神”为寄托。1949年后,祀奉“土地神”的活动逐渐减少,但在农村仍作为一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甜粄供土地神,并有顺口溜流传:“二月二,二月二,吃了甜粄肚不饥。”
作者:黄球梅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