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
当一年光景挪移到芒种时节,已然荼蘼花事了,所以黛玉才在这个时节伤怀葬花。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中,作者写道:“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摆设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可以想见,那时的人们对芒种这个节气是非常重视的。
芒种时节,意味着一方面春天就要过去了,夏天正式宣告来临,百花即将谢幕,要想一睹花卉争奇斗艳的盛况,只得等来年春天再说了;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们总结出了一整套农谚指导农事,如“芒种不种,过后落空”“芒种忙种麦登场”,农村此时进入到抢火候栽种、收割的时节,连孩童都忙于跟着父母播种、收割。
印象最深的是儿时每到芒种,布谷鸟急冲冲地在天空一闪而过,不停叫唤“阿公阿婆,割麦插禾”,农人得到指令,脚步变得急促起来,话也少了,仿佛一下把注意力全集中到了脚上、手上,一年的收成就看这个时节劳动的成效了,人们有一股宗教般的仪式感,对自己的劳作注入了无限的期许和祈愿。
芒种时,冲田的水稻分蘖正盛,塝田的麦穗变得金黄,父亲念叨着“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全家人买来新镰刀,老少齐上阵。母亲和姐姐们将麦子割成一抱抱的铺子,父亲用捆条将铺子捆成“麦个子”,挑到晒场,几天大太阳暴晒后,用连枷把麦粒脱下来。
家里没有男孩子,力气活全由父亲一个人扛,父亲当时早过天命之年,已一头白发,他挑百多斤重的“麦个子”走过四百米坡路才能抵达晒场,父亲这个乡村教书先生有些力不从心,脸膛胀得通红,仍趁捆扎“麦个子”时指导我们割、捆的方法,他耐心地告诉我们几姊妹怎么握镰刀省力一些,怎么向后迈步割得快些,父亲一边说一边弯下腰来,两腿分开,右手用镰刀拢一把麦子,左手配合着握住麦杆,镰刀顺势朝面前一拉,一抱麦子随即平躺在麦地里。父亲割麦时的轻松样子一扫我内心对劳动的厌倦情绪,我尝试着像父亲那样,内心溢满了劳动的乐趣,再也不东跑西颠满田野摘野花,而是像姐姐们一样,伏下身去劳动。
晚上收工时,我掐一把野紫薇花带回家,插到一个好看的酒瓶里,父亲充满爱怜地望一眼我插花的样子,宽厚地笑着说:“丽儿见得还没累倒呢。”
如今,一年四季花常开,再也不必紧张春后无花了,爱花的我侍弄得廊前的小花圃一年四季鲜花不断。父亲教我的劳动态度和技能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都能从容而愉悦地应对生活,全得益于父亲传授给我不少的劳动技巧,我也常常在劳动中忆起父亲在生时言传身教的情景,内心涌起无限的感动和怀念。
作者:王丕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