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长忆父亲泪满襟

■朱伟亮

又是一年清明时,千家万户祭祖忙。此刻,我忆起了慈父,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脑海里总会忆起父亲陪伴我成长的点点滴滴,父亲的慈爱早已经融进我生命的每一个细胞。

父亲出生于民国二十二年元月十三日,正好是村里农历“吊花灯”那天(客家风俗庆贺“添丁”)。那时候农村的生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为家里穷,父亲没有上过学堂,从懂事开始就帮助爷爷奶奶做农活,照顾年幼的叔叔姑姑们,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温恭谦让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了我们六个兄弟姐妹,成为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兄弟姐妹多,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很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经常感到饥饿。为了填饱6个嗷嗷待哺的儿女的肚子,习惯于吃苦耐劳的父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找吃的,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父亲经常利用忙完农活的片刻闲暇,或砍下房前屋后的竹子、藤蔓等自编自织成渔网到河里网鱼,或带上哥哥姐姐们到离房子较远的深山区挖野菜、摘野果子给我们充饥,每次找回来的食物总是一下子被饥饿的儿女们争抢吃完,父亲总是满脸慈祥地看着我们囫囵吞枣,他却从来不肯多吃一口。那时候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我们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满满的父爱。

随着我们兄弟姐妹慢慢长大,姐姐们先后出嫁了,哥哥远赴海南省谋生,而作为父亲最疼爱的小儿子——我也因为常年在外读书求学而很少在家,勤劳节俭的老父亲与母亲继续在家乡默默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读书毕业参加工作时,父母亲已年过花甲。我结婚后父亲第一次跟我到城市生活。那时候我在刑警大队上班,平时工作比较忙,但是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尽量赶回家陪家人。这期间是我陪伴老父亲共同生活最多最幸福的时光,也是老父亲开始放下忙碌了一辈子的农活、真正过上比较轻松悠闲生活的时光。

在城市生活了几年后,父亲执意要回老家居住。或许是一生操劳太多的缘故,平时身体强健的老父亲突然间大病了一场。此后父亲的身体状况就大不如前了,病情反反复复的,折磨了父亲好几年。2016年11月份又因胸疼到医院检查时已是肺癌晚期。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兄弟姐妹们都懵了,妹妹和三姐忍不住当场哭出声来,我也是心如刀绞,强忍泪水。而乐观豁达的老父亲却安慰我们说他会没事的,叫我们不要难过。在医院治疗半个多月后,父亲吵着要回老家。我们知道那是父亲“落叶归根”的心理召唤他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去。那一段时间里,父亲总是喜欢一个人静坐在门前赛谷场上发呆。看得出,父亲对生命的依恋,和对家乡一山一水的无限留恋。

由于肺癌病痛的折磨,原本就身子瘦弱的老父亲,身子日益消瘦,脸颊无光,两腮深陷,手脚和躯干只剩下皮包骨头,双脚已经无法站立,不能走路了,只能躺在床上,无法正常活动,到最后发展成了讲话困难,大小便失禁,连吞咽一口水都难于下口。那一刻我们兄弟姐妹的心多么疼痛,我们的眼泪如雨未停,都在心里默默为父亲祈祷,都在盼望奇迹能够出现,希望坚强的老父亲能够熬过这个“坎”。然而,无情的病魔却不肯放过父亲,父亲最后还是走了,2017年7月18日凌晨5点多的时候,父亲永远地闭上了他那双慈爱的双眼,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84岁。

呜呼,我敬爱的老父亲,当您那冰冷的身躯静静地安躺在客厅里,当肃穆的灵堂在门前搭起,当红红的棺椁被摆放在厅堂,当和尚们在诵经超度的时候,哀乐声声,爆竹连连,儿女们的心碎了,撕心裂肺的嚎哭声充遍整栋房子,苍天也在呜咽,乌黑的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仿佛也在为父亲哀伤。从此以后,宇宙茫茫,天各一方,父子之情,永成记忆。自此以后,唯有清明时节才能为您捧上一掬新土,清除坟头杂草,点上绵绵香烛,寄托儿女们的哀思。

愿天堂没有病痛的折磨,愿父亲在天堂活得幸福。

 



相关热词搜索:长忆父亲泪满襟


上一篇:远去的老街
下一篇:黄河从这里流过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