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故乡
一位老三届的同学问我:五十年未到曾田镇啦,真想去走一走。现在发展怎么样了?老百姓的生活怎样?有什么旅游景点没有?应老同学的要求,我在微信作了一一答复。
山清水秀的东源县不失为当地的一方净土,是父老乡亲的心灵归宿。这里,白云、蓝天、绿水、青山。这里,山环水绕,林木葱郁,没有任何污染,一年四季的空气都是优质的。这里,山高林密,峰峦叠嶂,春夏秋冬没有洪、涝、旱、风灾发生。真是林茂粮丰、人寿年丰的风水宝地。
这里的高山有两座,一座是海拔1120米的缺牙山,一座是海拔1040米的五指山。缺牙山上有发电风车,有万亩毛竹,是旅游景区。五指山的登仙湖盛产优质茶叶。这里的山岭丘陵,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公园。多年来,由于当地重视抓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护林防火、退耕还林、严禁毁林等各项工作,致使森林繁茂、四季常青。许多飞禽走兽都来这里安家落户,北方飞来的燕子也长年在此安居、乐不思蜀,久违的白鹤也来这里休养生息。森林公园成为了小鸟的天堂。
这里十个自然村的河流,经过国家投资治理后,河堤加固了,河床变宽了,流水通畅了。落实了河长责任制以来,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成效:河水变清了。河堤也成为老百姓早晚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人们惊喜地看到,近年来,销声匿迹多年的鱼虾、黄鳝、石螺等水上动物又重现河里溪里。一些网鱼、钓鱼的业余渔夫常常是满载而归。在这绿水青山环境中居住的村民,过着诗意般的田园生活。陪伴着他们的山、水、田、林、路,衣、食、住、行、玩,都比过去有了喜人的巨变。
他们的山,也就是责任山,受着法律的保护。他们可以在自留山上种植板栗等果树,有的栽种绿茶。还有的农户将山坑开辟成庄园。如池田村的燕归来庄园、曾田村的黄果塘庄园、新东村的叶新生无公害蔬菜庄园。类似这类庄园,还有好几个。
他们的水,农田灌溉的水,是几年前国家投巨资为之修建好的陂头、水渠等一系列的水利灌溉设施,成为旱涝保收、亩产囤谷的良田。水渠流经农舍旁,还专门为农户铺设了方便洗衣洗菜的小型码头。这里每一个村庄的农户,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泉水、水库水,把这些洁净的山泉引到楼顶的水箱里,随意享用。
他们的田,也就是责任田,不仅享受国家经济补助,还受着法律的保护。农田上,水稻、红薯、花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茂盛、生机勃勃。每当夏收、秋收大忙季节,本地的、外来的收割机帮助村民收割稻谷。
他们的林,也就是责任山上的生态林,享受着国家生态林的经济补助。农户责任山上的松树、杂树、果树、风景树,密密层层、枝繁叶茂、浓荫密布、遮天蔽日。果园里,蜂飞蝶舞,鸟语花香。
他们的路,也就是村道,不仅村村通公路、户户通公路,而且所有的村道都铺上了水泥,达到硬底化。所有村道都安装了路灯。
村民的衣、食、住、行、玩,更是今非昔比。人们实现了丰衣足食这个目标后,正在奔小康的征程迈进。全镇所有农户都盖了新楼房。为了方便子女入学,全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家也在城里置了新宅。好多农户都有了自己的车辆。各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室、文化广场。梅花村有了新农村文化墙。曾田街道的女居民常在文化广场跳广场舞。
曾田镇,这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客家古镇,各个村庄都有古宅古屋、古庙古塔。玉湖村有文笔古塔、五角楼、茶壶耳、拱门。新东村有两角楼、古石桥、古祠堂。池田村有天王宫、老古屋。曾田村有发人堂、酒店坝、槎水之魁李斗野的祖坟墓、华帝宫。石湖村有古当铺遗址、上贡元、下贡元、楼角。银坑村有观音庙、横坑村有古民宅、蒲田村有古祠堂。好多村庄还有上百年的古榕树。曾田是革命红区,至今仍保存有当年游击根据地、交通站的旧址。各个村庄都有生态农场、农庄、果园、茶山。目前,在接近缺牙山的蒲田村岑田自然村,一幢幢雅致的、用来接待过往游客的别墅驿站正在兴建中。
现如今,从曾田街开小车去缺牙山,半个钟头可扺达。如果从银坑村步行登山,沿途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那里有上石门、下石门,有悬崖峭壁、溪涧、观音庙、古老民居。
乐山乐水,见仁见智。多年来,许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驴友,有的在缺牙山下走马观花;有的在缺牙山架设帐篷席地而坐,夜里观星赏月,等待天亮观日出。他们在缺牙山拍了不少珍贵的照片,写了不少精彩的文章诗词,发到自媒体及报刊杂志,与广大读者与亲友分享旅游喜悦。
缺牙山顶,风光无限,气象万千。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景色和感受。大晴天,这里可以看到河源市的紫金、源城、东源、龙川等县(区),也可以看到东江。夜里,可观夜空神奇星斗。清晨,可望旭日东升。阴天,这里浓雾弥漫、云遮雾障,铺天盖地。白天,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云山雾海。夏天,在这里可以享受到清风习习、心旷神怡。冬天,这里冰天雪地,还有冰棱、雪淞。特别是有了发电风车,那一座座从缺牙山排到蝉子顶附近十几个高大的风塔,更让缺牙山增光添彩、熠熠生辉。置身于缺牙山,头顶白云蓝天,脚下,险崖绝壁、峥嵘陡峻,大有“山高人为峰,地阔心无界”之优越感。站在山脚之前面凹口,凉风嗖嗖,白雾蒸腾,扑面而来,让人有飘飘欲仙、超凡脱俗之感。
作者:叶德林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