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老妈做的家乡小吃

老家在山西南部,黄河东岸的中条山里,受秦晋豫三省风土人情的影响,家乡的菜也特别。

在我们晋南乡村,人们最喜爱的一道美食,就是“清油盘丝饼”,也叫“清油”。

星期天,我们一家三口坐上自家车,由城里回到山庄。秋高气爽,微风扑面。山村里正是果菜飘香的时候。刚到村头的家,母亲便迎了出来,看见四岁的小孙女,高兴地一下子抱了起来。小孙女喜欢地直叫奶奶。

小女儿缠着母亲,让奶奶给她做一顿传说中的“清油盘丝饼”。

母亲让我带上爱人和小女儿,先到村外的果园去摘苹果、红柿子、鲜枣、核桃。她和老父亲来做饭。我于心不忍,说先帮母亲做饭,吃完饭后,再去摘果子。

艳阳照着的中午,母亲开始了她的伟大事业大壮举——做“清油盘丝饼”,因为有半年没有做过了,所以全家人很稀奇,我们都来围观。

父亲早把院子里的灶台生起柴火,我和爱人把大铁锅装上,倒上花生油,母亲开始做“淸油盘丝饼”。

“清油盘丝饼”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对荤油而言,用花生油来煎烙的。“盘丝”才是此饼的造型特色。它是以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

制作时把面抻至极细,细如银丝,达千余根,再盘成圆饼形,放油中半煎半烙使之变熟。然后,提起中间把饼拉散,散放盘中,撒上青红丝、白糖即成。盘丝饼外焦里嫩,金丝均匀,味甜爽口,是宴席上的佳品点心。

特点:外焦里嫩、软绵均匀,味甜爽口。

这一菜以油传热,因过油而出名,火候对此菜最为重要。在做时,油温要求在一百六十度左右最好,这样可使丝饼达到平整舒展、不干不硬、色泽金黄的效果。如果油温高了,丝饼粘连,外焦内生;油温低了,又容易脱糊、变形、丝饼柴老干硬。母亲说这就要凭经验了。

母亲还在下油锅里放了丝饼。我赶紧帮父亲烧火,父亲说这清油丝饼要用柴火烧,一来能熟透,二来柴火炸出来的吃着香。

起锅时,抓一把调料至锅内,刚炸岀的丝饼,香气四溢,色泽金黄鲜艳,味道鲜美,质感外软里嫩,汁芡适量透明,不薄不厚,吃后令人回味不已。

小女儿高兴地吃着,冲我说:奶奶炸的丝饼真香。

作者:李兰弟






上一篇:且向青山草木寻
下一篇:我的父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