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旅人心声

■张霖

山、河、景、人、事,总有一样会在旅人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对于我而言,没有什么比来自故乡的水更有意义。

我在广州出生长大,三十多岁才第一次回故乡。此间的人事地物对我来说万分陌生。每一次归来就像是一次旅行。但我对这里的水却难以忘怀。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这种感情,是从老家房前的一潭碧绿的池水开始,一直延伸到远方。那山水从深山中流出,汇入溪流,流过农田,穿过山川,最终在梅州城区注入梅江河。

我每次回老家都要从市区溯源而上。早年间,路程非常遥远,又是七扭八拐的,再加上路途颠簸,总是让人十分的难受。每当进入这条回家路,总是下午时分,我扭头向窗外看去。这里山峦叠嶂,路弯弯折折。最舒服的就是看山下那河流。

河流清澈见底。特别是走了一段路后,河流被水坝截住了,后面的水变得非常平静,在已经向西的太阳照耀下,反射着金光。而这金光,也在催促着我们要加快回家的步伐。

对于这条河,我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或许是因为这里清澈、宁静。这令多少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梦寐以求。在繁忙劳碌的生活和工作中,人要得宁静,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每次经过这段路,我总是非常放松,看着、看着就忘记从广州回梅州旅途的疲劳,就渐渐睡着了。

好梦易醒。

我又会叹息起来,因为快到水泥厂地界了。

谁也没想到在如此好的山河之间居然会有水泥厂。各种大型的车辆将道路压得坑洼不平,灰尘铺天盖地,令人十分扫兴。

一路往前,峭壁依旧,但是水泥塔已经被拆了,记忆中漫天飞舞的粉尘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条溪流仍然是那样静静地流淌。

路宽阔了。

朋友说,这里现在是“元帅大道”。一条直接通向叶剑英元帅故居的大路。

我的祖屋就在叶帅故居附近。

每次回家,行程大致一样,先到丙村镇中心,买上鞭炮和一些食物,还有祖父最喜欢喝的客家米酒,然后就沿着河边开车,过一条陈旧的水泥桥到河对岸,再沿着码头旁边的公路一直往里开。

在村子路口前不远处,有一座文昌宫。这座庙承载了多少代客家子女的愿望。他们力求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一官半职,从而改变客居异地、客居山林的命运。

继续往里走,在道路的尽头就是我的故乡,小埗村。这里位于深山腹地。很难想象,祖辈们当年是如何靠双腿翻过这重重的大山,渡过这一条条的河流,从家中出发最终走向世界。

在老屋休息片刻后我们就上山。在山林中攀爬、祭奠先人,千言万语就化成一句话:“我回来了。”

老屋已经非常残旧,不具备居住的条件。于是每次拜祭活动结束后,我们就会沿途返回城里。

一路上,还有叶帅故居、纪念馆以及典型客家围屋造型的酒店雁南飞。故居方方正正的布局,背后的虎形山以及屋檐下的燕窝,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纪念馆恢宏的气势、丰富的展陈令人肃然起敬。深山中丛林环绕的雁南飞仿佛就是一块人间仙地。

听说高铁明年就通车了,而且直达雁洋。我想我会常回去看看,不仅仅是为了祭奠先人,也不是单纯为了故乡水,更是为了寻找心中的净土。

不管如何,走的路远了,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相关热词搜索:旅人心声


上一篇:清雅有味的文字——读王洁《风过留痕》
下一篇:农忙正当时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