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记和平优胜镇油竹坝石桥

有水的地方就有桥,一座古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总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历史。有着259年“高龄”的和平优胜镇油竹坝石桥,就是如此。

一座鹅胸桥半部优胜史

——记和平优胜镇油竹坝石桥

 

有水的地方就有桥,一座古桥都是一首诗、一幅画,总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或历史。有着259年“高龄”的和平优胜镇油竹坝石桥,就是如此。它离优胜墟镇极近,仅位于街墟北面约100米处,虽历尽沧桑,却风韵犹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横枕着不尽的优胜河水,诉说着流逝的岁月,更见证了优胜的过去,堪称“一座鹅胸桥,半部优胜史”。

据《和平县志》记载,明、清时代,优胜属广三图,时称黎坑方,民国初期,据说因很久以前此地盛产过油竹,一度将它改名油竹坝,油镇,划入三民乡管辖;新中国成立初称优胜乡;1958-1960年先与下车、长塘合称浰东公社,后分出优胜公社;1987年复名优胜乡;1994年改称优胜镇辖10个村:优镇、新联、上潭、上石、下石、石坝、秀溪、优二、李塘、鱼溪。油竹坝石桥就位于优镇村。


油竹坝石桥“七青八红”至今仍是一

三次倡建逾十六载

观我国桥梁建筑史,石桥一直担当着主角。石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出现。而桥梁往往是水运和陆运的交汇之地,也是人气和财气汇聚的焦点。在缺少大型建筑的古代,桥梁是一座城镇最重要的标志,它凝聚着当时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考验了一个地方的财力。优胜是一边远小镇,油竹坝石桥的建造历经三次倡建方成,历时十六载,可见建桥之难。

隔山容易隔河难,优胜河从墟镇边流过,然江广通津,木桥难渡,尤其是汛期山洪暴发,更是无法通行,当地村民为之苦恼不已。清乾隆九年,即1744年,墟镇附近几个村的百姓商议,集资建造石桥。经过多年努力,石桥建造到一半,集来的款已用完,无法再建,只能搁置下来。1747年,当地德高望重的贤者黄配清、卢良华等看到这一状况,决心助一臂之力,倡导乡绅捐款建桥,利用筹集的钱终于把石桥造好了。1760年,何廷槐、朱复光等再次倡导捐款铺设桥面,后用青麻石和红麻石完成桥面铺设。200多年过去,如今,倡导造桥者的名字至今为人所记,其善行总是被后人时不时提起。

“七青八红”仍是谜

优胜流传至今的一首山歌是这样唱的:优胜古称油竹坝,镇上景观美如画,八红七青鹅胸桥,飞峙清河两岸跨……记者5日在现场注意到,整个油竹坝石桥桥面由长条麻石铺设而成,共有15条,7块青麻石,8条红麻石,每条麻石皆长7.25米,宽0.38米,全桥长为43.2米,高为9.1米,有三跨度,每跨度约7.3米。当地一直流传着油竹坝石桥桥面麻石“七青八红”之说,不过,这“七青八红”之寓意到底是什么,仍未能有一合理的解释。

油竹坝石桥,当地人又称鹅胸古桥。记者看到,桥墩面对上游的一方,设计成具有分洪较少水流冲击力的尖形立面,看上去既像尖尖的船头翘起,也像游弋在水中的鹅的胸脯,因而取名为鹅胸桥。这种形状的鹅胸古桥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聚集生活的区域较多见,而其他南方省份却是罕见。

几多烟雨风华

作为进出墟镇的主要通道,油竹坝石桥建成后,贩夫走卒、驿马车驾等纷然出行,一时络绎不绝,墟集则更加繁荣,以往桥边的20多间门店,以方便过往客人食宿,至今仍有遗迹。而如今,沧桑巨变,昔日繁华已难再现,偶有乡人走到对岸,或干活或归家,偶尔还一两条红布条寄在桥墩上,又有人祭拜它,祈求它的保佑(一个古老的风俗),这睹物思人,追古抚今,无不让人凭生一番怀古之情。

整治画轴次第开,山乡古镇换新颜。建筑是一个墟集的年鉴,凝固着记忆与乡愁。这被淹没在时间洪流中的油竹坝石桥,尽管早已不见当初的风华绝代,但那存留的历史沧桑感,时至今日仍令人感慨不已。最近,一寓居市区的优胜籍退休老人告诉记者,最爱家乡看不够,最爱油竹坝桥上行。当一个人踏上油竹坝石桥或青或红的麻石,独伫桥上,你会感觉人生之路虽然漫长,但自己的心灵已与前人的心灵沟通,从内心深处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洗礼。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柜台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