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巴伐利亚庄园以康养教为载体 打造养生基地和生态休闲区

巴伐利亚庄园以康养教为载体,打造养生基地和生态休闲区

步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轨道

 

随着康养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推广,河源景区越来越受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青睐,巴伐利亚庄园就是其中一个。自2014年11月19日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巴伐利亚庄园按照“两区六镇”规划建设,创新融入、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产教融合的文旅产业新城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在推动河源康养基地和生态休闲旅游的同时,以教育推动粤北产教融合发展。


每逢周末与节假日,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游客都会前来巴伐利亚景区游玩、度假。

融入大湾区元素谋发展

巴伐利亚庄园距深圳、广州、香港仅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已动工建设的赣深高铁等项目,让该庄园与河源一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圈。作为经营性的景区,巴伐利亚庄园团队从规划就开始思考“怎么样更好地服务大湾区游客”这一问题。在提出发展的思路后,该景区团队开始琢磨景区建设和发展步伐,并按照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趋势定位制定旅游服务产品、标准水平。庄园执行总裁何艇介绍,“应该要考虑粤港澳大湾区游客有什么样的需求,我们应该怎样去满足粤港澳大湾区的需求。”在前期的策划和调研中,庄园团队通过多番走访、调查后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对休闲度假、个人健康养老、优质教育有很大的需求。在后期的建设中,庄园将围绕这些新时代的新需求,不断提升整个庄园产品和服务的品质。

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巴伐利亚庄园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资源、一流的服务提升相关产品的品质,适应消费升级的发展大趋势。如庄园酒店群引进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团万豪集团进行管理,家源剧场邀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团队量身定做等。

采访中,何艇介绍,巴伐利亚庄园试营业至今,从经营数据来看,庄园80%的度假客人都是来自深圳、香港、广州等大湾区的客人,置业业主90%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从经营数据来看,该庄园开始步入融入大湾区轨道。

引入国际康复医院打造养生基地

巴伐利亚庄园的康养服务,不单单体现在温泉养生,更注重健康与养老。何艇告诉记者,近年来,庄园不断加大力度建设健康项目,以“着眼于大湾区、面向全世界”为愿景,以“国际康复医院+健康管理大学+健康养老中心”为载体,创新“政府+名校+企业”的合作模式。

这样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促成“国际康复医院”项目即将落地。据介绍,“国际康复医院”项目由河源市政府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巴伐利亚庄园共同打造,规划约2000个床位,建设规模约20万㎡,拟于今年5月中旬举行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项目建成后,将依托河源独特的优质生态资源,打造融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健康管理学院、人才培训、养老社区于一体的国家中医药产教融合大健康示范基地。届时,巴伐利亚庄园乃至河源将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人群到河源疗养、休养,助力打造成为融入港澳大湾区特色健康养生基地和生态休闲区。

与大湾区城市共推产教融合发展

今年3月23日,巴伐利亚庄园与广大附中的合作一锤定音,双方通过签订合作,携手创办广大附中(河源)巴伐利亚实验学校。该项目计划于本月底动工建设,这也意味着庄园打造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养生基地和生态休闲区步上新台阶。

广大附中(河源)巴伐利亚实验学校建设规模约18万平方米,拟建设150个班级,可提供约6800个优质学位,计划于2020年9月开学。该学校将以“大湾区教育+研学旅行校园、乐园、花园”为目标,以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结合庄园优美的环境资源发展教育,实现一个目标、创造两个资源、打造四大特色、融合四大教育、建设五馆六场。

从旅游到康养,再到教育,巴伐利亚庄园将通过项目实现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让粤港澳大湾区与河源的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这不仅是促进河源教育事业发展,也是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以自身优势助力河源扶贫攻坚

巴伐利亚庄园依附在山水环境优越的河源,当前河源正在积极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排头兵。在融入大湾区发展过程中,巴伐利亚庄园不忘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强推动本地精准扶贫工作发展。

当前,庄园正在打造河源五县两区旅游帮扶造血示范项目“粤北千村集市”,通过以“旅行社+农户+合作社+基地+企业+平台”创新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相互合作,提升农产品品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土特产品线下展销中心、搭建电商平台,以此逐步形成了“1+N”电商扶贫示范产业体系。

何艇表示,庄园将通过“粤北千村集市”项目,让河源合作社、贫困户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展销,力争成为粤港澳土特产品营销、选购的首选之地,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更加深入了解河源、认识河源、宣传河源搭建了一个重要窗口。

本报记者 吴奕镇






上一篇:我们等着爱设计的你!
下一篇:连平司前村以家训、花灯民俗文化推动乡风文明 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