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上莞镇常美村以红色文化为依托 打造生态园模式扮靓美丽乡村
春赏梨花满园 夏观蝶恋花舞 秋摘累累硕果 冬观山谷幽幽
东源县上莞镇常美村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打造生态园模式扮靓美丽乡村
时值盛夏,东源县上莞镇常美村的白云前生态园里已经挂满了成熟的水晶梨、柚子和桃子。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一边观赏生态园的山水景观,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近年来,常美村在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的基础上,修复古驿道、深挖红色文化,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田绿草青的居住环境,并结合乡村生活,打造一个设施完备、功能多样、富有乡土韵味的生态园。
慕名而来的游客在生态园体验采摘水果乐趣。
常美村美丽的风景。
打造具有乡村趣味的生态园
常美村是河源市东源县上莞镇下辖的行政村,两面环山形成梯形山丘,村子东边是一处水库。该村现有人口4000多人,近年来,不少村民外出务工谋生。随着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愈来愈多的乡贤重返家乡,将浓浓乡愁化作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实际行动。
李志强是常美村本地人,在广州工作,多年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援助家乡的发展,而他作为白云前生态园的发起人,对于整个规划的前景,他显得很是期待,“整个生态园已经规划好了,目前我们已经建起了民宿,也已经有了鱼塘,还有水果路、瀑布、竹林等景观,不过因为资金问题,只能一步一步来。”李志强说,概括起来就是以生态园为中心,从而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记者看到,白云前生态园所处的位置恰好是一个峡谷,顺着山路走进园内,道路两旁的柚子树、桃树、梨树已经硕果累累,果香弥漫,引得人垂涎欲滴。再往高处只见山谷幽幽,竹海苍翠欲滴,远处的群山重峦叠嶂。李志强说,接下来会结合乡村生活内容,打造房车交流区,丰富生态园区使用功能。并贯穿水塘形成流动的水系,利用整治后的水系,开展丰富的亲水、戏水、划船等活动。
同时,园区还会设置果树采摘园区,培育优质奇异的观赏果树和无公害、绿色食品,满足游人喜新猎奇心理的同时,也起到观光示范作用,作为城市蔬菜市场的补充,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园区南侧入口处,利用优美的稻田和充足的水源等自然条件,开发稻作区供游客体验稻作,在满足娱乐、体验需求的同时,增加游客对农业文化的热爱。
深挖红色文化营造精神家园
除了生态园,常美村还准备修复村里的古驿道并深挖红色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和文化底蕴。常美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平介绍说,1947年8月27日至30日,中共九连工委在常美村高排屋召开扩大会议,这个会议对九连地区发展和壮大人民武装力量,扩展新区,为九连地区的解放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
而村子至今还保存着中共九连工委扩大会议高排屋旧址,目前村委已经在申报高排屋列入革命遗址保护单位。“同时,上莞镇通往李田的古驿道也是经往我们村的,所以我们最终是打算以红色记忆、文化为系脉,通过发展‘白云前生态园’为中心,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将常美村打造成乡村游的集散地,为城里人营造一个放牧心灵的桃源、精神回归的家园。”对于村子的规划,李国平表现得非常自信。
本报记者 刘世铭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