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线”作战有序推进 江东新区走在复工“春天里”
本报讯 记者 杨容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江东新区掀起了春季大干热潮,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线”作战正有序推进中。在新区各项目工地、产业园区,一个个项目复工建设,一家家企业忙碌复产,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阵阵,项目工地车辆穿梭不停,沉寂的大地焕发生机,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
截至3月26日,新区范围内在建工地已开工建设的有40个,复工率超过85%。新区36家规上企业均已顺利复工复产,实现了100%复工;规上企业工人总数7077人,返岗率为91.84%。
中峻·世界城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工地:加班加点补工期
渣土车、材料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工人正在紧张施工中……3月26日,记者在中峻·世界城项目现场看到,施工现场一派热闹繁忙景象。施工队伍在2月20日开始陆续进场,截至目前已经有300人左右。
中峻·世界城项目位于江东新区城市建设起步区胜利大桥南,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了商业综合体、住宅和公寓等,分三期建成。项目于2019年10月18日奠基动工,当前正在开发一期的商业综合体以及二期的部分住宅和公寓,计划2021年底商业综合体达到开业条件。
据中峻·世界城项目总经理陈哲介绍,该项目原计划于2月1日复工,因疫情影响延后了近1个月,“我们是在2月20日陆续进场,到了3月1日才开始正常施工,进度落后了1个月左右。”记者了解到,复工前,项目部提前储备了口罩、消毒水、温度计等防疫物品,对所有返岗工人进行了核酸检测,外地返回的工人还专门在隔离区隔离观察了14天。
为了抢回被疫情延误的约1个月工期,施工现场加强了机器和人员投入,现有旋挖桩机、冲孔桩机、土石方挖掘机、炮机、混凝土天泵等机械共计38台。接下来,该工程项目部还将通过增加作业人员和机械、组织开展流水作业、适当延长作业时间等措施,力争尽快补回工期,确保今年工期目标不变。
企业:铆足干劲赶生产
企业活,经济兴。自3月初全面复工以来,河源凯中精密制造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凯中精密”)的1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投入生产,以满足订单需求。记者看到,凯中精密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各司其职,生产出一卷又一卷的黄铜色三层绝缘线。
“2月份我们的订单就很多了,能开的机器都开起来了,还是赶不过来。”凯中精密工程技术经理雷金锋面临着“甜蜜的烦恼”。据介绍,多层绝缘线是该公司入驻河源江东新区的第一个生产部,当前产量达每月一亿米,生产量居国内最大。当前,该公司拥有17条生产线,已经开工投产的有14条,另外3条正在维修或打样中,不日即可投入生产。
据了解,因部分工人无法到岗,凯中精密在2月11日开启了部分生产线,3月初全面复工。当前到岗工人共计有80多名,其中部分是疫情期间在本地临时招聘的。“在河源市政府和江东新区管委会的帮助下,我们在河源本地开展线上招聘,工人得到了部分补充。但是技术工人还是比较缺乏,我们准备和技校对接,开展校招。”雷金锋说道。
为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该企业购置了疫情防控物资,对宿舍、饭堂、车间等员工密集地全面消毒;对外地返岗员工进行了14天隔离,及时安排核酸检测,确认后再上岗;每日四次对员工体温进行监测,分批吃饭,做到不聚集。记者还了解到,原计划今年4月份投产的新能源汽车部件生产部分正处于生产线组装阶段,受疫情影响,估计要延期到六七月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