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回家过年

■杨邹雨薇

接近年关,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躁动,或者说激动,那就是盘算着如何回家。

飞机、高铁、普铁,还是公路,甚至是找熟人坐顺风车?从省城到我们家乡,只有三百多公里,回乡的途径却有好几种选择。

小年的那天上午,老总把我叫去他办公室,亲切地对我说:“小杨,你是新来的员工,家里又比较远,车票都没有了,是否考虑在单位值班?我看你进公司才半年,一直表现不错。春节值班,公司会按法规付你三倍的工资。”“不!我一定要回家过年!哪怕转两三次火车,甚至坐汽车,我也要回家!”不知什么原因,我居然冲口而出。我的态度让老总乃至我自己都大吃一惊,因为一向温柔勤奋的我,从来没有表现出这样的态度。于是,我赶紧跟老总解释:“我们大家庭,一年难得聚一两回,请理解。”老总欣然一笑:“我很理解,你赶紧订票吧。”

回家过年,这是一种埋在骨子里的信仰,也是一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我个人的精神力量。记忆中的孩提时光,每年中秋之后就一直在盼望过年。那时候的春节,我和堂哥、堂弟和堂妹,不仅能尝到爷爷奶奶做的美味佳肴,还能得到不少压岁钱。特别是除夕,一家十余口人,围坐在大大的圆桌前,一边吃一边看春晚。饭后,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陪爷爷打升级扑克,十分温馨。那时候,我们村还属于城郊,允许放鞭炮,在辣味飘香和烟花爆竹中,节日的氛围很浓郁,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独自外出求学,加上大学四年、参加工作一年,我在外漂泊了已经整整八年。八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传统节日,心里总有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空洞感和孤独感。常常感觉到离故乡愈远,回家的愿望就愈迫切;在外漂泊的时间愈长,故乡在心里就愈加清晰。也许,只有离乡之后,才知道家乡是永远鲜活的童年,是永远澎湃的欢乐和记忆。特别是每逢春节,我的心更是早早地飞回了家。因为小叔叔一家跟堂哥在广州,我也在外地,父母在城区,爷爷奶奶总是唠叨说,自从你们长大之后,我们一家人一年就难得团圆一两次。爷爷为此下令:“你们每年都要回来过年!”所以,无论“春运”多么拥挤,天气多么恶劣,路途多么遥远,工作多么繁忙,我们基本上都做到了春节回家过年。只有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看见爷爷奶奶脸上的笑容,才体会到亲情的珍贵和生活的甜蜜。

记得去年春节,在回家的高铁上,用耳机聆听世界著名的萨克斯演奏家肯尼·G演奏的《回家》,心里的岩石仿佛被什么重重地震了一下,渗出一股清泉,濡湿了心里的荒原。当我回到家,见到亲人们的一刹那,眼泪差点掉了下来。也就是在那一刻,我蓦然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的,五味俱全才是真正的人生,而无论你在外如何潇洒、风光,或者如何沮丧、悲观,最好解脱的方法就是回家。只有家,才是你心灵的港湾和灵魂的疗养所;只有亲情,才是永不褪色的温暖;只有血脉,才是割不断的河流;只有故乡,才是人生最魂牵梦萦的地方。

对于游子来说,家是一种召唤,是一种引领,是一个方向。所以,无论世界再大,路途再远,我也一定要回家过年。

 



相关热词搜索:回家过年


上一篇:写出都市中的光与暗、情与罪
下一篇:最好的季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