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永不磨灭的记忆 读《故土家园》有感

■康兆妮

最近,文友给我推荐了本土作家、媒体人巫丽香女士的倾情著作《故土家园》。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记录了上个世纪50年代河源新丰江库区人民的迁移,道出了库区人民的伟大无私和历尽曲折、艰辛的迁移故事。

特定的历史背景,让新丰江库区的移民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作者以媒体人和记述者的身份,将当时的情况真实还原,把读者的目光和情感都锁在了10.6万库区移民的身上,走进他们对拥有青山绿水的万绿河源的深以为傲,又时常对着消失水下的故乡,若有所思的复杂思绪之中。

故事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作出重大举措——开发电能来助推工农发展。东江最大的支流新丰江,由于雨量充沛,被选入建立新丰江水电站,它承载着广东乃至整个华南的梦想,负载着东江下游数百万群众民生福祉,还有一穷二白的国家要挺直腰杆向外证明自己实力的众望。这不仅是一座劳动者的丰碑、一座城市的时代象征,更是10.6万库区移民的辛酸史。

由于当时的历史背景,移民安置点的建设与移民同时进行。他们把美丽富庶的家乡,心潮澎湃地献给了国家建设,到达安置点却发现安置点是那般陌生而寂静,甚至有点荒凉。根植于心的记忆,关于故乡的一切美好回忆,让移民们选择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就像一个饱受颠簸之苦的孩子,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寻找庇护。当他们千辛万苦回到库区,才发现那宽阔的土地、坚实的住所及一切精神意义上的故乡,已沉没于茫茫碧水之中。移民们那种“达不到远方、回不了故乡”的酸楚,让我泪流不止。

只有心底无私、善良的人才会看到民生的艰难,才会关注这样一个颠簸流离的社会团体,并给予同情,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我和巫丽香女士从未谋面,仅凭这部作品,我的心底已经对她涌出一份崇高的敬意。

失去家园的移民们,在库区没被淹没的高山绝处求生。他们像长在石坪山上的石坪茶那样,在乱石堆中顽强地冒出,在千米高山之上,风雨刀剑和云诡波谲中艰难地生长,在常人看来无法安身立足的地方,他们仍然不愿意离开。因为这里有他们的根,哪怕是失去了血肉的老屋,他们都常常守望。那些在故乡拆卸下来的祖屋构件、那扛过祖宗棺木的竹竿、那把舞狮的关刀,是他们几次迁移,不管离开家园多远都不愿意遗弃的宝贝。在历经风雨之后,对于家乡的一切,都凝结在移民缅怀历史不忘来路的慎终追远之中。带着故乡的印记,在移居地将故乡文化异地放彩。

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移民们心中最美的风景都是新丰江。从过去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到今天碧波浩淼的万绿之湖,都是库区人民心中永远的家园。

今天,这座1958年修建的大型水库,成为赫赫有名的华南第一湖。它哺育着河源、惠州、东莞、深圳约4000万人口,为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水资源,同时也是香港人民的饮用水源地。这湖水已不仅是湖水,它是经济水、生命水、政治水。

这一切都来源于60年前,为了国家建设,10.6万人的奉献。他们曾世代栖息的家园,已经在碧波万顷中不复存在。但是,他们对故土的联结从未消失,无论飞多高,在哪里开枝散叶,那一头都是祖先与故园。

巫丽香女士的这部《故土家园》,就是为感谢这10.6万人的伟大无私,奉献的一份大礼。为那个于艰苦中拼搏,于渺小中高尚的年代刻下的一幅永恒的图画。它与那永恒的山水一样,将成为库区移民永不磨灭的记忆。

 






上一篇:曲径通幽鸟为邻,纵使秋情不减春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