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文化 > 阅读新闻

再访牛峙山

作者:朱宏球

“牛峙山”又叫“牛皮山”,耸立在东源县灯塔镇玉井村旁,海拔近1000米,据说是灯塔盆地附近最高的一座山。从我懂事起,“牛皮山”的名字就在我心里神一样的存在。

我的家乡顺天镇位于牛峙山的北面,在家门口遥望牛峙山已有几十年了,而我真正亲往牛峙山只有两次。每当想到这座充满传奇的山,我总有想为之写点什么的冲动,而每次执笔却总是不能如意,唯恐我生涩的文字是对牛峙山的造次。

居住在家乡的那些年月,我每天耳闻目见的都绕不开牛峙山。小时侯,我就从祖辈们口中得知,牛峙山上有一座庙,每年重阳节都会有很多人去赶庙会祈福,山上会出现一头健壮的雄牛供人祭祀神灵,更离奇的是在高高的山庙里有四季不枯的“神泉”,喝了那里的水能祛除百病、延年益寿……于是,我对牛峙山充满了向往,每天默默地留意它的变化。有时云雾萦绕只能看到山的底部,山腰和山顶都没入了云海;有时能看到山的全貌,整座山就像一张展开的牛皮(这就是叫“牛皮山”的来历)。天气晴朗的时侯,黛青色的牛峙山上罩着一层白白的光茫;时阴时晴的时侯,阳光透过云层可以看到光线行走的轨迹,彼时山上一半阴一半晴,有时太阳光在山的左边,一会又在右边,有时太阳光在山腰,倏忽间又到了山顶,光线交错变化,绮丽无比。村里的人喜欢以牛峙山作为观察天气的参照物,特别是晒谷的夏日,人们总要看一看牛峙山的天气情况来决定是否将谷物晒出去。“牛皮山上有一朵大乌云呀,今天晒东西要特别留意哦。”“雨下到牛皮山啦,大家抓紧收东西啊。”有时,我们会看到横跨天际的彩虹,一端在万绿湖,另一端在牛峙山,孩子们总会奔走相告:“快看啊,彩虹喝水啦,牛皮山的彩虹喝水啦。”据说,牛峙山的彩虹喝了水,不久便有雨下。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要有一座山。”是的,从小我心中就有一座“山”,特别壮丽的山。我只要走到山的那边,就能一睹她美丽神秘的容颜。

2020年初秋,我终于如愿地再次来到牛峙山。据说通往牛峙山顶的路有三条,我们选择了从牛峙山麓玉井村的村道前往。在玉井村第一书记吴炳霖的引领下,我们驱车从山脚来到了半山腰,仅用了五六分钟的时间,上山道路的开通大大节省了我们登山的时间,缩短了我们与山的“距离”。看着眼前平坦的水泥路,我不禁想起10年前首次登山的情景,想起玉井村满地黄泥的羊肠小道,想起坑坑洼洼的路面,想起深一脚浅一脚在山道盘桓的经历……

眼前的美景拉回了我的思绪。从山脚到半山腰,我们一路观览玉井村的风光,那一片片碧绿的“岗梅”(一种草药),那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沙田柚、那依山而种的层层叠叠的茶叶树,那一排排着装统一的民居楼房,无不彰显着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的战绩,无不体现村委会对生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空前重视。

我们弃车来到登上山顶的入口,脚下是长满苔藓的台阶(据《东源文史》记载牛峙山有1999级台阶),眼前的芳草青碧,翠林如海,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登山的阶梯,如烟似纱的雾裹住了山顶。这时的牛峙山就像一个用纱巾裹着脸的羞答答的美女。

尽管道路崎岖陡峭,我们登山的兴趣一丝不减。拨开树枝藤蔓,一路攀援而上。正值秋天,路边各种树的果子已挂满枝头,油桐子、山茶子、柿子、松果都散发出成熟的味道。我们边欣赏美景边说说笑笑,一路走走停停、拍拍美照、拈拈花草,倒也不觉得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牛峙山的第一峰,极目远眺,灯塔盘地三百里的山水尽收眼底,连绵不断的山峦和高高低低的楼宇都一览无遗。此时,我突然想起一句话:登高望远,不是为了被整个世界看到,而是为了看到整个世界。

在牛峙山第一峰的顶上有一个100平方左右的石坪,坪上砌有一座不大的神庙,庙的旁边卧着一头健硕的石牛,估计是近年人们为了感恩“神灵”的庇佑而作的。在神庙不远处有一口直径约30公分的水井,名曰神泉。有人用水管把泉水引到了一只瓦缸上。我们虔诚地舀来洗了手,然后吸一口慢慢地品味起来,泉水清洌甘甜、沁人心脾。稍作休憩,我们又精神抖擞、神清气爽了。

由于时间关系和山路崎岖的原因,我两次登牛峙山都没有登上最高峰也即第二峰,真有点遗憾,那就让它成为下一次再访牛峙山的理由吧。

我想,要是在春天重访牛峙山,各种的花儿必然次第盛开,点缀着漫山的翠绿,玉井村的玫瑰园、农业展览馆和上下山的“U”型公路定会成为登山的一道新的风景。

 






上一篇:走进东瑞食品公司有感
下一篇:戏魂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