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专题报道 > 阅读新闻

最美桑榆景 人间重晚晴 记者走近市区部分老年弱势群体,感知他们的晚年生活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我市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52.8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4.01%,全市老年人口每年以超过2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

一直以来,我市相关部门积极作为、多措并举,竭力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近日,记者走近市区空巢老人、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老年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政府社会的关爱措施。采访中,记者发现常态化的尊老、爱老、孝老体制让这些老人居家不孤单、健康有人管、生活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社工、志愿者与老人一起过中秋节。资料图片

空巢老人更需要的是精神关怀

看到社工与志愿者到来,源城区源西街道新港路南社区的朱阿公与妻子笑容满满。在接受了3年多的服务后,老人与社工、志愿者已是熟悉的老朋友。

朱阿公夫妇均年过古稀,自从子女结婚后,他俩就自己独住在老房子里,因为觉得“孩子们工作忙,不想麻烦他们”。去年河源“6·10”“6·12”特大洪涝灾害期间,老人家里也进了水,他们在社区人员的帮助下提前转移,洪水刚退去,老人执意要亲自回家清理淤泥,最后志愿者帮助老人清理好,大家才安心下来。

2017年,源城区源西街道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开始针对这家人开展一对一帮扶,常态化开展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卫生保健、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志愿服务,给老人带去关爱。“每次来到老人家里,朱阿公都说,你们来聊聊天就很开心。”该协会社工黄小林觉得,这是老人精神生活欠缺的体现。

“让每一位空巢老人空巢不空心,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黄小林介绍,除了节假日的慰问和日常的服务,他们还有意帮助老人构建支持网络。“比如,过节时我们去他家慰问,总会叫上他的邻居一起来,给他们创造互相熟悉的平台,动员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黄小林说。

居家安全改造计划让老人生活更舒适

“原来这里床上黑漆漆的,地上脏兮兮的,当天清出了10多车垃圾……”黄小林拿出手机里的照片,向记者展示吴大胜老人家里原来的模样。今年8月,通过居家安全改造计划,吴大胜老人家里经过墙面重刷、地面重铺、水电线路整修,焕然一新。




 吴大胜家厨房改造前后。

吴大胜今年71岁,是五保户,性格比较孤僻。今年4月,社工来到他家时,也很难与其交流。“我们就多去几次,这次去给他剪个指甲,下次去让他洗手洗脚,再帮他搞下卫生……慢慢就接受了。”黄小林说,一个月后,他们与老人商量居家安全改造的事,老人从抗拒到接受的转变让大家信心满满。当天,为了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他们发动足够的人力物力团结协作,一天时间就完成改造,改造结束后,老人难得露出了笑容,还让大家给他拍了一张照片。

“谢谢你们,我现在住得很舒服。”时隔两月,不善言辞的吴大胜每次见到社工,都把“谢谢”挂在嘴边,他也在一句又一句的“谢谢”中越来越融入社会。“中秋节的美食会,他也参加了。”黄小林说,这对老人来说是很大的进步。针对吴大胜,他们也会继续做义诊、清洁卫生、心理疏导等日常服务,让老人过得更舒适更幸福。

贴心关爱让老人打开心扉

在源城区白岭头村格岭的安置房,住着该村的4位五保老人,曹伯就是其中一位。虽然过着“集体生活”,但曹伯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流。“我们今年1月开始接触他,但他几乎没跟我们搭过话。”社工谢秀玲说。

今年6月,老人因病住院,出院后,社区工作人员安排医生上门义诊、为他买药送药、为他干家务等,给最脆弱的他以最及时的安慰,慢慢地,老人打开心扉,向大家回忆起年轻时的事,与社工志愿者成为朋友。

“他家的电线线路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决定对其进行改造。”谢秀玲说,社工的行动得到老人的支持,当天,老人家还主动参与其中。“插座放在这里好,这个高度合适。”“大家辛苦了,喝杯茶!”老人忙得不亦乐乎。

“老人开心就好!”谢秀玲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出了敬老的真谛。

政策帮扶让老人迎新生活

“这个社区小伙子很关心我,很好。”在记者面前,67岁的康锋把手搭上了源西街道朱门亭社区工作人员吴杰武的肩膀,熟络程度可见一斑。

康锋目前居住在朱门亭社区的岗古岭廉租房,他的儿子有精神障碍,是低保户。今年在疫情防控入户排查工作中,防疫人员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在家,了解后才知道,他儿子一般住在亲戚家。“他是事实上的独居老人。”吴杰武开始把其当成个案一对一帮扶,“老人非常节俭,坏了的菜也不肯扔掉,我们每次去都帮他清理,劝导他不能吃那些菜。”吴杰武说。记者看到,吴杰武对康锋家非常熟悉,老人也会“指使”他干活。

经过一次次入户,吴杰武了解到,老人是外地人,18岁就来河源做建筑工,日常生活主要靠工友支持,老人符合低保政策,但由于是外地户口,他本人没敢申报。“我们就着手帮他申请,目前正在走程序中。”吴杰武说,希望低保政策早日落实,让老人有更好的生活。

知难而上为帮扶对象解忧

65岁的銮姨也是朱门亭社区的低保户,她身材瘦小,却勤劳肯干,每天骑着一辆三轮车到市场卖菜。

2019年7月,广东社工双百计划新江街道社工站社工刘晨走近銮姨时,她的儿子正在戒毒所,女儿已经出嫁,也是事实独居老人,但老人性格还算开朗,邻里和睦。直到今年儿子回家,她的担忧开始一点点暴露出来。“儿子在家不干活不睡觉,一直吸烟,脾气很暴躁。”銮姨主动向社区求助,说自己最担心的就是儿子,希望有人帮帮他。

刘晨请来心理医生,但遭到銮姨儿子的强烈抗拒,“他脾气暴躁,接近他并不容易,还经常被大声呵斥,两个月了都没成功。”目前,刘晨只能对老人做好日常服务,关心开导老人,同时,她知难而上,继续想办法取得銮姨儿子的信任,让他完成精神鉴定,后续为其申请政策帮扶。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动以满腔激情 静则深刻自省——记龙川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杨开明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