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管好茶园金叶子 乡村振兴奔小康 东源县上莞镇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产业振兴

位于东源县上莞镇仙湖村的仙湖山云雾缭绕,茶树翠绿欲滴,茶叶鲜嫩可人,茶香清新四溢,好一个人间仙境!

据河源市中级人民法院驻上莞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彭国怀介绍,近年来,上莞镇立足上莞镇仙湖茶品牌优势,积极打造一镇一业,目前上莞镇茶叶种植面积2.3万亩,每年产出690吨,产值2.5亿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70%,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共圆小康梦。


万亩仙湖茶生产基地,茶农正在采茶。本报记者 陈仕平 摄

仙湖村茶旅融合发展

仙湖山位于东源县上莞镇,海拔约1080米,这里山间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肥沃,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条件,生活在仙湖村的农民世代种茶。从1999年开始,上莞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公司合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以“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建设上莞仙湖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并出台系列激励政策扶持茶叶种植。

仙湖村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经过百折不挠、艰苦创业,上莞仙湖万亩优质茶叶基地已形成规模,辐射带动了本镇及周边乡镇农户参与茶叶种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日益凸现。万亩仙湖茶生产基地还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名优茶示范基地”和“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仙湖村也成功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20年,东源县成功获评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仙湖村就是发展核心区,东源县首届茶叶品牌文化推介会暨大数据应用与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前不久也在这里举办。”彭国怀说,他们通过“以节兴旅、以节富民、以节引商”等方面,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上莞仙湖茶生产基地集聚了50多家茶企,其中,东源县仙湖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连片发展仙湖茶叶种植,通过打造标准化绿色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茶叶连续加工生产线,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品牌,按标准分级包装、销售,以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莞镇以点带面谋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上莞镇把“产业兴旺”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抓茶叶产业就是这一工作的第一抓手。经过20年的发展,上莞镇茶产业已叫响仙湖茶品牌,“东源仙湖茶”先后获评“中国有机产品”“中国著名品牌”“广东名牌产品”“国家优质名产品”“广东省十大好春茶”。

“‘茶农标’追溯体系已建立,并普及到所有茶农,今年的仙湖茶,就可以扫一扫二维码查询到茶叶的种植生产情况。”彭国怀说,这是上莞镇以茶叶品质树品牌的举措之一。据介绍,2019年,上莞镇成功申报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镇,争取了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抓住这一机遇,上莞镇制订了《上莞镇农业产业强镇实施方案》,同步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按照“一产提质、二产增值、三产增收”的总体思路,产业园建设以“补短板、强科技、带农户”为目标,开展茶叶品牌“三品一标”产品的认证工作,建立上莞仙湖茶“茶农标”溯源管理机制,重点加强茶叶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茶叶标准化加工、科研提升、茶叶品牌推广等,进一步做大做强上莞镇茶业产业。

看得见的增收效益,不用说的示范带动,在“东源仙湖茶”区域公用品牌带动下和品牌政策激励下,目前,上莞镇以发展茶叶种植和加工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171家,茶叶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创建茶产业企业品牌30个,仙湖茶种植加工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4家,绿色食品认证有3家,无公害产品认证有8家。

绿了山坡,红了日子,茶叶种植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上莞镇走上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契合的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风雨无阻向前进
下一篇:战争年代火线入党 耄耋之年奉献余热——记90岁老党员朱立忠的家国情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