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以产业融合促发展 村民迈向小康快车道
连平县忠信镇柘陂村原来是省定贫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和深圳市南山区的鼎力帮扶下,柘陂村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持续打造“红黑紫”(红玫瑰、黑蒜、紫珠)主导产业链,成为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据了解,2018年以来,柘陂村扶贫产业项目每年可为群众带来30多万元的分红收益,并能提供40多个务工岗位,带领村民迈向了奔小康的快车道。
吴国勇在熟练地打包黑蒜。本报记者 曹志成 摄
黑蒜助民奔小康
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村企合作共建的扶贫车间黑蒜深加工厂,也是广东省第一家通过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并获证的扶贫企业和河源市首批“扶贫车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许多村民致富奔向了小康。
在河源忠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黑蒜深加工厂。正忙着打包黑蒜的工人吴国勇告诉记者,他在这工作有一段时间了,每个月能拿三四千元,比之前打零工稳定多了,生活也有了保障。
吴国勇原来是柘陂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妻子瘫痪在床,两个小孩要上学,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吴国勇身上。因为需要照顾妻子,他也不能外出打工,家庭条件非常困难。村里的帮扶工作队帮吴国勇在黑蒜深加工厂谋划了一个岗位,让他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这几年真的感觉变化很大,之前想都不敢想能有这样的生活,现在就是要努力工作,让生活越过越好。”吴国勇感叹。
记者了解到,现今柘陂村大蒜种植规模已达到200多亩,按照平均600公斤/亩产量计算,柘陂村种植大蒜的每亩收益为6000元,种植户每年人均增收3428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农户在大蒜种植这一条致富道路上越走信心越足。
农旅结合促发展
“我感觉现在村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来旅游的人多了,小汽车也多了。”柘陂村村民吴叔告诉记者,相比之前,现在村里人气旺了起来,时不时就有游客过来参观游玩。
距离粤赣高速忠信收费站不远处,一幢幢富有岭南特色建筑风格的房子拔地而起,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是恒大援建连平县美丽乡村示范区项目,自2019年4月该项目落户柘陂村后,村党员干部带头入户宣传政策、动员群众,加班加点开展土地丈量、搬迁安置,树立了诚信征地、为民服务形象,征地表决同意率均达100%。
恒大援建连平县美丽乡村示范区项目总占地面积2648亩,划分为新农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生态旅游观光园区三大板块,新民宿、智慧温室大棚区、现代化物流仓储基地、千亩种植区、百里花海将有效带动柘陂村村民就业、增产增收,通过分红,增加村集体收益,推动乡村振兴,争取打造成为河源乃至广东省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标杆项目。
此外,柘陂村还大力推进拆旧复垦工作,既减少了农村的闲置土地,为美丽乡村腾出空间,又搅活了农村一池春水,唤醒了“沉睡”资产,“拆”出新价值。2020年村集体获得478万元发展资金,村民直接获得的补偿款达2400万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如今,昔日贫困的村子一跃成为产业兴、环境美的新农村,三两村民悠闲地在村道上散步,一派安居乐业景象,柘陂村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带领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本报记者 谢梦君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