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大力修缮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 红色文化让“群星”璀璨

吴仰标故居广场正在进行绿化,停车场准备划线,故居内部正进行地面修缮……近日,记者来到东源县漳溪畲族乡群星村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尽管这里在修缮中,但前来参观的人还不少。在群星村党总支书记邹晓的介绍下,记者了解了吴仰标烈士壮烈而短暂的一生。

一边教书一边革命

走进陈列馆,墙上的布展叙述了吴仰标的故事。“这是根据其胞弟吴观齐的回忆整理的,他的故事在我们群星村代代相传。”邹晓说。


正在修缮的吴仰标故居。本报记者 严冬远 摄 

据介绍,1937年,吴仰标初中毕业,考入韶关仲恺农校半工半读。1943年秋,吴仰标农校毕业后又考取大学,却因家境贫寒弃学从教。回到家乡,他与在书臣小学教书的地下党员刘光、黄河等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次年冬,吴仰标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5年春,党组织派遣吴仰标进入光华小学教书,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积极组织进步青年教师,利用课堂、黑板报、舞台等宣传抗日救国,宣传革命思想。

1946年冬,富农吴某借水利纠纷为导火线,挑动群众闹械斗,打死贫雇农吴娘水。吴仰标联合吴汝杰等群众,反对封建压迫、地主剥削,逼其废除全村穷人的一切债务。当地反动势力借机状告他们是“红匪捣乱”,国民党派兵围剿,捉拿吴仰标、吴汝杰。他俩在群众的掩护下逃脱虎口。此时,吴仰标萌发了建立革命队伍的想法,在中共地下党员黄日等人的带领下,吴仲甫、吴仰标、吴荣甫等筹建漳溪革命武装队伍。1947年2月28日成立“东塅队”,吴仰标被委任为指导员,部队成立后缺钱缺粮,他们通过宣传发动,筹集长短枪70多支,收缴国民党库存在漳溪的地税粮100多担。

1949年春,吴仰标在东江公学学习结业后,被派往连平县搞清匪建政,任上坪乡政治指导员。吴仰标到任后,在县委派出的政治工作队及武装部队支持下,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开展清匪反霸运动。1950年3月4日夜,当地反动匪徒进行反革命暴动,袭击上坪乡政府,吴仰标临危不惧,掩护其他人员突围,在战斗中牺牲,时年29岁。

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项目一期建设,是扶贫单位深圳市文联支持并发动宗族人员捐资修葺的。”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吴平说,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及周边设施占地1600平方米。2020年1月,河源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吴观齐动员族人捐资十几万元修葺外墙、瓦面;6月,群星村帮扶单位出资10万元,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群星村吴仰标烈士故居进行统一规划,完成陈列馆一期建设。今年1月初,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完成物品陈列、增加解说词、增设导引牌等工作,对外开放。

群星村是革命老区村,全村8个村民小组均为国家民政部确定的“红色村”。近年来,群星村挖掘红色革命文化、乡风文明、客家家教家训家风等,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容村貌发生喜人变化。为进一步提升该村的红色革命文化内涵,今年初,吴仰标烈士事迹陈列馆进入第二期修缮,本月初将完工,争取把这里打造成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更多游客到此探寻红色革命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郑婷影

 






上一篇:感悟建党非凡成就扛起历史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我市党员干部职工热烈反响
下一篇:党建引领推动乡村高速发展 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聚力打造复合型美丽乡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