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我市对95个乡镇派驻农村科技特派员
本报讯 记者 张涛 为引导技术、成果、人才向“三农”集聚,有效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日前,市科技局在龙川田心镇举行了河源市农村科技特派员龙川田心镇工作站揭牌仪式,工作站的成立,将确保最少两名以上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定点对接帮扶田心镇,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据悉,我市将在全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的95个乡镇成立工作站,派驻农村科技特派员。
据介绍,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1999年,20余年里从发源地福建南平推广至全国,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为推动乡村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极大贡献,也让广大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我市出台了《河源市推进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工作方案》,建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农村科技特派员联席会议制度,加快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三库一平台”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我市或通过网络远程视频的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鼓励农村科技特派员带技术、项目进驻我市创新创业,打造“农村科技特派员+电商”新模式,有力地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积极参与直播带货,做优质农产品的形象代言人,帮助解决鹰嘴蜜桃、猕猴桃、茶叶等农产品销售问题,科技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目前农业生产方式已由传统生产逐渐向现代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不能再用传统的目光看待“三农”问题,农村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运用科技的力量促进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河源是农业大市,农业发展基础得天独厚,但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此,根据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关于做好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要求,我市积极开展组团结对帮扶,实现95个乡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全覆盖。
把科研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旗帜插到乡镇,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农村。市科技局副局长吴仕延表示,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设立,就是要搭建起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我市“三农”的桥梁,更好地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希望各级各部门增强责任感,为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帮镇扶村对接工作提供便利;广大农村科技特派员要继续秉持初心,积极做好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