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县残联多举措解决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残疾人群众幸福感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和平县残联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通过对残疾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调研,着力提高服务水平,积极传递党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及满意度。
帮助听障群众听见世界
日前,和平县残联举行“汇爱工程·助听行动”和平县助听器救助项目捐赠仪式及助听器适配活动。“汇爱工程·助听行动”和平县助听器救助项目是由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联合县残联共同开展,项目为和平县捐赠110台价值480多万元的“奥智顺听9”型高品质助听器,资助110名听力障碍人士免费适配助听器。该项目为和平听障人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进一步改善他们的听力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回归有声世界,享受美好生活。
接下来,和平县残联将充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做好适配助听器的后续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助听器作用和功效,解决残疾人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政策保障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项目成果,不断扩大项目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助残扶残氛围。
扎实推进“粤群通”普及工作
“粤群通”是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腾讯企业微信,打造的全国首个面向残疾人群体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借助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能力,“粤群通”打通了各级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网上联系、服务残疾人和家属的“最后一米”。
近期,和平县残联多种形式扎实推进“粤群通”普及覆盖工作,和平县残联工作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加强对各镇、村“粤群通”启用推进工作的指导,及时耐心解答疑问和讲解操作流程,持续做好跟踪落实。各镇、村工作人员积极主动深入残疾人家中,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粤群通”功能作用,手把手进行教学,帮助残疾人快速熟悉使用方法。县残联把“粤群通”普及覆盖作为办实事的重要平台载体,最大程度发挥“粤群通”平台作用,零距离倾听残疾人呼声,第一时间响应残疾人诉求,进一步提升县残联网上服务残疾人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把党的关爱关怀传递给每个残疾人群众。
授残疾人群众以渔
近日,和平县残联在贝墩镇举办2021年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共有122名残疾人参加了培训学习。本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了当地农技专业老师进行授课,重点围绕有机肥、复合肥施用技术,养鸡实用技术及水稻水果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几大方面内容进行讲解培训,课程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例丰富,为残疾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提供了科学辅导。培训班结束后,和平县残联还给每位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免费发放了15只鸡苗,进一步激发残疾人干事创业热情。
和平县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切实为民办事为动力,持续关注残疾人群体需求,积极作为,接续奋斗,落实落细残疾人政策,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残疾人群众,真心实意为残疾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报记者 曹志成 通讯员 陈颖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