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党史专家在“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座谈会上评价东江纵队挺进九连山 堪称广东版的“千里挺进大别山”

悠悠东江水,巍巍九连山。九连山革命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指示,由中共广东区委直接领导创立。“伟大时代需要九连山的革命斗争精神。九连山的革命斗争精神永存。”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员官丽珍在日前完成的理论文章《伟大时代需要九连山革命斗争精神》中认为,在中共中央领导下的九连山革命根据地辉煌历史,九连山革命斗争精神,是我们伟大时代所需要和必须永远保持的。


与会人员参观中共九连工委旧址。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近日,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平县委联合举办了“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座谈会。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中共九连工委旧址、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和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和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座谈会提出,要以史鉴今、教化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九连山革命斗争根据地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为河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力。

九连山,英雄的山

九连地区人民一直都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九连地区就有地方党组织。1945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决定,派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开始了九连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1946年6月30日,东纵三支队60多名精英留守九连山,继续领导革命斗争。1947年初,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在粤赣湘边区分别成立九连、江北、江南、滃江等地工作委员会和五岭地委。这其中,中共九连地方工作委员会(简称“九连工委”)组成并组建“东江人民抗征队”“连和民主义勇队”“和平人民义勇队”“河西人民自救队”,4支部队总称为“九连山游击队”。

1947年3月,九连工委书记严尚民在黄村地区叶潭镇儒步村段心楼角主持召开大会,传达党中央和广东区委关于“恢复武装斗争”的精神,并作出了多项决议。1947年8月下旬,九连工委在河西上莞壆背村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将九连区划分为河东、河西、连和、和东四个战略区,分区开展武装斗争,创立九连山革命斗争根据地。1948年6月,九连工委在河西船塘流石白竹坑召开会议,改组成立中共九连地委,将九连地区武装部队统一整编,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

“九连精神”历久弥新

从1947年春到1948年底,在广东区委(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直接领导下,粤赣湘边区人民武装队伍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迭次进攻,以九连山为中心的斗争根据地初步形成。

1949年1月1日,粤赣湘边纵队宣告正式成立。九连山游击队正式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随后,发动强有力攻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河东、河西、连和、和东为核心的九连山游击斗争根据地成为了广东最早解放的地区。在解放战争中,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和清剿,历经著名的“五战五捷”战斗和“东江咸水塘谈判”促成东江起义,取得重大胜利,建立了有400多万人口,20多个县城,为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广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广东省24个重点老区县之一,和平县是粤赣湘边区革命斗争活动的中心区域和“九连山人民抗日自卫总队”的发起地。位于和平县青州镇永丰村斋公背(刘屋、朱屋)的九连工委遗址就是最重要的见证。1947年3月,九连工委从香港进入九连地区,后移驻青州,并长期驻扎在青州永丰村的斋公背一带。“这里曾经是九连地区解放斗争的指挥中心。”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小青向前来参观的与会人员说。

讲好“九连故事”

“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在河源红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去传颂,去弘扬。”市委党史研究室二级调研员杨石建在交流发言中认为,这段历史所涌现的革命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一直激励着人们去学习,与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如何利用这一红史资源,推动河源高质量发展,他建议要进一步抢抓机遇,挖掘更有影响、更有价值的史料,宣传并擦亮这段红色历史品牌,可以在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的核心区——青州镇建立纪念公园,运用和平当地文化资源,组织编排以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为主题的舞台剧,让这段历史“走”上舞台,以文化人。

“此次座谈会让我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黄振中告诉记者,东江纵队挺进九连山是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历史上精彩的一笔,堪称广东版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将永载史册。

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江东新区党委(扩大)会议召开,提出全面融入两个合作区建设 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下一篇: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