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321”行动 实现“三个新”目标——访东源县康禾镇党委书记袁明鑫
近日,东源县康禾镇党委书记袁明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康禾镇将立足东源县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战“八大重点任务”,深入开展“三个年”行动,围绕“生态康养胜地、全域旅游名镇”发展目标,做好“三篇文章”,构建“一轴三带”发展布局,坚持党建引领、建好队伍,深入解放思想、勇担使命、守正创新、一线作战,实施“321”行动,奋力推动康禾发展实现“三个新”。
仙坑村村貌。
补齐三大民生短板提升生活新品质
袁明鑫表示,康禾将聚焦群众关切,坚持底线思维,补齐三大民生短板,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谋划全镇供水一体化工作,推进全镇农村集中供水补短板工程,年底前完成圩镇片集中供水补短板工程,不断完善农村集中供水体系建设,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谋划群众活动中心、圩镇停车场建设,启动康禾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支持康禾中心小学对教学多媒体设备整体升级,推进田心村教学点危楼拆除及教学楼新建工作,年底前完成康禾中心小学食堂扩容改造;谋划推动康禾卫生院职工宿舍楼建设,年底前支持镇卫生院新购医用数字化X射线设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制定应急预案、配齐物资、建好队伍,筑牢全镇安全防线;全面完成若坝村新田小组高风险点工程治理,完成全镇256户削坡建房整治任务;7月底完成新派出所大楼项目建设,年底前完成圩镇治安监控网格化体系和县道X833线南山桥改造,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做优“两大支柱产业”培育经济新业态
袁明鑫表示,康禾将以农业为基础,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持续做好茶果经济、文旅融合文章,优化产业结构,丰富经济业态。
“到今年底,完成康禾茶地理标志创建及本地老茶树全面登记保护,并结合文旅活动举办一场康禾茶推介会。”袁明鑫表示,在农业发展上,康禾将坚持品质为王,科技赋能发展茶果产业。首先依托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业专业镇优势,完善“科技特派员+协会+核心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对康禾茶进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擦亮康禾茶叶“四朝贡品、千年古茶”金字招牌。同时,做优做精脐橙、砂糖橘、李子等品种,因地制宜开发新品种,推进经济林高质量发展。
在文旅产业方面,康禾将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康禾以仙坑村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文化“古色”、以曲龙村为代表的革命遗址底蕴“红色”、以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资源“绿色”、以康泉十八为代表的地热温泉资源“特色”,做好全市首批乡村旅游3A级景区和广东省乡村研学旅游特色村申报工作,挖掘好26个红色革命遗(旧)址文化底蕴,持续推动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盘活康泉十八项目擦亮“温泉之都”金字招牌,多元并进、交叉融合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全域旅游名镇。
打造“一条风貌带”开创定位新局面
袁明鑫表示,接下来将发挥康禾地处河源高铁北站、长深高速、广龙高速三大交通要道枢纽优势,以康禾河为轴、圩镇为中心,沿河万里碧道、四好农村路为纽带,把美丽圩镇、广东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康禾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等串珠成链,打造贯穿全镇的一河两岸美丽乡村风貌带。
袁明鑫表示,按照计划,当前重点要打造好广龙高速康禾田心出口至圩镇段,打通广龙高速田心出口至河源高铁北站及长深高速黄田出口的绿色旅游连接通道,做好河惠莞高速田心出口至街镇连接线空间规划调整工作,谋划推动康禾河一河两岸水环境整治工作,加强16.5公里碧道项目运维管理,完成美丽圩镇项目和2公里文化主题长廊建设,彰显康禾镇“高铁北站休闲驿站”功能,突显康禾作为东源“融湾”“融深”的“南大门”区位作用,向外界充分展示康禾文旅魅力。
本报记者 郑婷影 通讯员 李平 彭冰 张惠婷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