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党建引领拓富路 “双带”齐舞奏新曲 江东新区古竹镇扮靓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底色

近日,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党员培训基地建设现场,数十名工人忙活着。在深圳对口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培训基地主体建设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相邻的雅色村巾帼农场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已规划好农耕实践区、农娱区、瓜果园、共享菜园以及景观区,游客可以在农场内租赁土地种植蔬菜、水果、玉米、杂粮等,体验农耕乐趣。在雅色党员培训基地500米处,拥有31个房间的艺术家工作室建设也进入扫尾阶段。记者了解到,建设顺利的话,党员培训基地、巾帼农场、艺术家工作室将有望在8月建成投入使用。


葡萄已成为古竹镇重要产业。(资料图片)

党建引领拓富路

古竹是江东新区乡村振兴建设主战场,江东新区党委、管委会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调研指导,提出雅色村要高标准建设好党员培训基地,精心打造党建教育基地,提升党员党性修养。要加强“头雁工程”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发展,筑牢战斗堡垒,凝聚党建力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要规划建设好巾帼农场项目,助力农村妇女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与雅色党员培训基地建设一样热火朝天的,还有雅色村葡萄园。工人们正在精心给硕果累累的葡萄修枝、疏果,只闻剪刀修剪枝蔓的清脆声,手起刀落,一串株形漂亮的葡萄就呈现在眼前。雅色村一村干部介绍说,修枝疏果是葡萄园田间管护的一道关键程序,可保证葡萄果粒大小均匀,着色度好、穗型整齐、成熟一致,还能提高葡萄的品相和品质。这也是葡萄成熟前的最后一次剪枝。接着葡萄将被套上果袋,一直至7月成熟时才能“重见天日”,闪亮登场。这位村干部还表示,今年算是风调雨顺,前一段时间的暴雨并未给葡萄园带来太大影响。好年景带来好收成,葡萄园里,仅阳光玫瑰今年产量可达5万公斤,比去年好多了。

风貌带成“金腰带”

雅色村葡萄园只是古竹“江东越王·文道”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的一个缩影。该示范带建设以越王山风景区辐射孔埔、留洞、雅色、雁头、新围5村,发挥新围民俗舞狮文化、雁头庙会文化、雅色农业观光采摘资源、孔埔长排山、留洞越王山风景区和红色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等优势,打造集人文之美、城郊休闲、客家农耕、康养美食、乡村艺术于一体的乡村“农旅+文旅”风情带,走乡土化、差异化、规范化乡村发展之路。

“我们将把这一示范带建成‘金腰带’。”古竹镇表示,这一示范带建设以越王山风景区为中心,将5个村的产业串“珠”成“链”,大力发展葡萄园、巾帼农场、岩茶、印度黄檀等特色产业,以点带面,实现村与村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互享。按照示范带建设规划,5个村庄的道路进行闭环连接,还将推进村庄间河道连通工程,将留洞河的河道与各村连通,打造山水田园美丽乡村。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另外,依托越王山风景区,示范带内还建设多家民宿、农家乐等,让游客赏景观花,尽享乡野生活。

“双带”齐舞奏新曲

“江东越王·文道”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令人欣喜。“江东荔枝·红道”风貌提升示范带也推进顺利,正探索水东、槎岭、新围、潮沙荔枝品种改良新出路。该示范带以临古路景观大道和东江绿道串联水东、槎岭、四维、新围和蓼坑村,以“甜甜水东”“香香槎岭”“湾湾四维”“暖暖新围”“红色蓼坑”设计主题为切入点,打造总长15公里的风貌带。

在“红色村”蓼坑村,黄沙坑东江特委干部学校旧址的修缮建设现场依然火热。按照“红色村”建设“十个一”要求,古竹镇依托蓼坑革命资源,推动打造蓼坑“红色村”党建阵地,目前已投入264万元建设黄沙坑东江特委干部学校旧址的修缮及周边设施,还充分挖掘利用蓼坑村红色资源,把“红色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典型带路、辐射带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古竹镇还将继续实施红色革命遗址群维护工程,加快古竹蓼坑“红色村”红色革命旧遗址修复,加强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紫金支队队部旧址(陈家祠)等18处红色遗址的修缮和保护,同时还将实施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修缮工程,深挖红色资源,以充分利用古竹特色资源禀赋打造红色乡村旅游风光,进而培育形成全市红色旅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

特色产业筑牢振兴之基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这两条示范带内除有古竹荔村等古竹传统产业外,还引进了葡萄、印度黄檀、水果玉米、岩茶等特色农产品,不仅解决了撂荒耕地复耕问题,还让很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以“江东越王·文道”的留洞村为例,其位于越王山脚下,具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引进了福建武夷山品种岩茶,着力打造华南岩茶基地。目前全村已种植了7.5万株茶苗,面积超过400亩。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接下来,古竹镇将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强镇美村富民,多策并举带动乡村增收;继续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和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推动中草药种植基地在多村建设;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推动平渡芋头、上洞板栗薯、孔埔高品质水果玉米等项目落地。计划引进社会资本,投资3000万元在沿越王山周边引种金花茶等特色品种,将周边闲置的砂石荒山打造成为具有华南地区色彩的特色农业风景线,持续壮大村集体和村民经济收入。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上一篇: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