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圳”情帮扶 江东嬗变 深圳帮扶助力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

“这阳光玫瑰葡萄吃起来有种淡淡的香味,很受周末来游玩的游客欢迎。上个月开园以来,每逢周末葡萄园就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近日,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葡萄园负责人说,葡萄园占地100亩,自2019年开始种植,主要出产有阳光玫瑰、夏黑、蓝宝石等品种。


在深圳报业集团倾情帮扶下,雅色村面貌焕然一新。

“2021年小丰产有5万余斤,自2022年起进入平稳高产期,今年葡萄园产量预计有10多万斤,产值预计300多万元,预估收益约150万元。”江东新区古竹镇雅色村党总支书记邹观明说,今年葡萄丰收村民增收,特别感谢深圳报业集团。近年来,雅色村在深圳报业集团的倾情帮扶下,聚焦现代农业发展,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农业强、农民富和农村美上不断实现新突破。而这只是深圳帮扶助力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葡萄已成为雅色村重要产业

“智慧江东”共创未来

近年来,作为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单位,江东新区以建设善政、兴业、惠民、宜居的“智慧江东”为目标,大力推进智慧城市综合指挥中心建设与运营,重点围绕城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生态环保等场景建设一批智能应用,构建全区综合治理“一张网”“一个中心管治理”的生态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打造能听能看能思考的“城市大脑”。

在深河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江东新区依托智慧城市综合指挥中心,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新区城市管理数据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深河指挥部助力江东新区智慧城市二期等项目建设,推动成立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中心。如今在智慧城市综合指挥中心,大数据+AI生成了数据采集、分析与综合应用的“城市大脑”、城市竖向、道路交通、公共系统等12个专项系统,智慧养老、智慧城管、明厨亮灶、矛盾化解、雪亮工程、AR鹰眼等近40个平台,这些数字的背后,无一不是江东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无一不是深圳帮扶江东新区的温暖关怀!

以智慧城市二期建设项目为例,项目从2021年1月开始建设,主要建设内容有智慧新警务、社会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包含综合态势、党建引领、网格管理、综合执法、环境卫生、渣土管理、防违控违七大板块)、智慧水务、智慧安监、河长制等。目前项目已完成硬件和软件建设,正在集成融合调试阶段,预计今年8月完成验收。

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刘渤日前在江东新区调研时,认为该项目扎扎实实地提高了老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一大惠民举措,其中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更是体现了人文关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江东新区应加快落实项目建设的进度,努力克服并积极应对疫情对项目进展的影响,力争早日完成项目,为江东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五大产业”加速培育

就2021年来说,包括江东新区智慧城市二期建设项目在内,深河指挥部帮扶江东新区建设有3个产业项目,另外两个项目是江东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孵化器项目”)和江东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这也将为江东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河源实施都市经济带动战略的主战场,江东新区放眼全局,科学谋划,从容建设,拥江而发,向东而展,南融湾区。以优惠政策、优质服务、优良环境吸引优秀企业前来新区,阿里巴巴、坚宝电缆、凯中精密、轩朗光电、柏科材料、固达机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民企等投资集团纷纷进驻,高端资源要素逐步向江东新区集聚,电子信息、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医疗健康等五大主导产业加速培育,新区产业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产业基地和企业锚地。

作为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的重要一环,孵化器项目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提升新区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新区产业转移园大发展,推进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自2022年4月启动建设以来,孵化器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装修建设,预计今年8月竣工验收。

孵化器项目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可以为创新创业入孵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方面的共享设施以及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预计服务江东新区企业50家以上,提供技术服务25项以上。江东新区招商引资项目主要内容则是组织和参加各类招商推介会、展会,承接大湾区的产业转移项目。目前,在深河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江东新区正优化产业谋划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储备,促进新区工业投资,提高新区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美丽江东如诗如画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江东新区的镇、村都留下了深圳帮扶单位和干部们忙碌的身影。近年来,深圳帮扶单位以产业振兴为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江东新区临江镇、古竹镇处处洋溢着乡村振兴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后,深圳驻古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积极谋划,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古竹镇留洞村党支部书记赖云峰说,以前村道比较窄,实施道路拓宽和沥青化工程后,现在村道变得更宽、更平坦、更美观,乡亲们返乡时都感慨村里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接下来,留洞村还将建设南越王文化广场,不仅为村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好去处,还为南越王文化的传播提供新渠道。

此外,深圳驻古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帮助留洞村大力发展农业项目。据驻留洞村第一书记钟唯智介绍,今年村里引进了岩茶项目和印度黄檀种植项目,这其中,岩茶项目一期约400亩已种植茶苗7.5万株,明年初可实现营收,印度黄檀种植项目则计划种植200亩。

“田园艺术”气象万千

“圳”情帮扶,江东嬗变。香气四溢的葡萄已让雅色名闻四方。“10年前,从古竹墟镇过雁头桥,人们只知孔埔、雁头,而不知有雅色。而如今,一过雁头桥,不少游客都争相打听雅色村怎么走。”说起这些,邹观明一脸的自豪,如今,游客来到雅色,直奔基地采摘葡萄“打卡”。以后“打卡”雅色,不仅有葡萄园,还会有巾帼农场、艺术家工作室,雅色更好玩,更有气质了。

巾帼农场顶起“半边天”。记者在现场看到,由深圳帮扶建设的雅色村巾帼农场项目也已进入施工阶段,预计8月可完成建设。项目占地约21.5亩。项目规划多项功能区块,除共享农场区、学生学农基地外,设置泥鳅池、捉鱼池等亲子类区域,还有荷花池、餐厅等附属设施,确保团建、乡村休闲游、网红打卡人群需求,最大限度引流,扩大雅色乃至越王山片区村落知晓度。

深圳报业集团投资800万元建设雅色村党员培训基地及艺术家工作室也将于今年8月份完工,建成后将引进深圳文博会的艺术家进驻以及打造新区党员拓展培训基地,同时兼顾民宿功能,探索“艺术+党建”“艺术+公益”“艺术+文化”“艺术+旅游”等多元素的创新模式,推动雅色村乡村振兴持续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陈敏






上一篇:十年来河源坚定不移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 广大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阔步前行
下一篇: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