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在线订阅 | 汽车频道

大力发展智能化粮食生产 东源县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雨季过后,艳阳高照,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田野里的稻穗谷粒饱满,稻香四溢。近年来,东源县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瞄准了大湾区城市群家门口“米袋子”的战略定位,多措并举,促进丝苗米一二三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建设再上新的台阶。


东源县柳城镇万亩无人农场丰收风貌。本报记者 曹志成 摄 

太空稻亩产1075斤

14日,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3700亩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内,无人驾驶收割机缓缓开进田里作业,稻穗被收割。等待收割机粮仓满后,工作人员向无人驾驶运粮车发射信号,无人驾驶运粮车按照指令前往收割机旁边承接粮食,将粮食运回仓库。

在这片智慧无人农场,种植的春季稻品种是“华航51号”,该品种由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培育,具有抗倒伏、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根据有关专家现场测算,今年智慧无人农场太空稻亩产预计为1075斤,总产量大约1850吨,预计产值为1200万元到1500万元左右。

智慧无人农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河源首个智慧无人农场在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智慧农业示范园建立。该农场由东源县政府牵头,东源国资委下属农业托管公司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及其团队合作共建,致力打造广东最大的水稻无人农场。

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智慧农业示范园项目一期包括流转3700亩土地、建设北斗卫星、5G信号基站,购买智能农机,实施旱直播种,所在村庄配套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已完成3700.24亩土地流转(含下坝村和上坝村),下坝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累计惠民2104户,提供就业岗位超200个。

记者获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示范园实行无人农场的生产方式,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全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截至目前,项目已投入1110万元用于万亩智能化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丝苗米机械化种植面积达3700亩,其中智能化、数字化覆盖面积达1000亩。今年5月引进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东源县分公司稻谷烘干项目,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包括建设生产资料仓库、成品仓库、冷链、大米加工线、烘干线及包装线等,项目投产后,日烘干稻谷达240吨,目前已完成前期投资200万元。

全速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带建设

近年来,东源县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培育壮大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18家,水稻、玉米、豆类等粮食种植超量完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经验在全省推广,12个种业基地逐步完善;成功入选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四大(茶叶、板栗、蓝莓、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稳步推进,丝苗米省级产业园通过公示。

2021年,东源县农业总产值47.3亿元,同比增长18.2%,粮食播种面积约38.1万亩,总产量约15.4万吨。未来还将依托东瑞、霸王花、灯塔绿然、兆华、汇先丰等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依靠罗锡文院士团队的鼎力支持,打造东源沿205国道农业经济发展带。

位于东源县船塘镇的东源县勇华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集优质丝苗稻种植、加工与销售的民营企业,也是东源县粮食储备公司的供应商之一,种植水稻1000多亩,年产优质丝苗米900吨,产品畅销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农业企业在东源县稳定发展,离不开政府出台政策支持。在政策措施方面,东源县建立了县、镇、村、村民小组“四级责任制”,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通过以奖代补形式,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强力整治撂荒耕地,进一步盘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积极与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合作,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土地面积达6.82万亩,带动农业生产托管达12万亩,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

资金支持方面,去年东源县级财政投入2077万元以确保粮食安全,实现了粮食产量稳中有增的目标。技术服务方面,东源县与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农业高精尖人才,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积极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良种良法推广,推动全县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本报记者 吴奕镇 通讯员 李平 邱劲泽

 






上一篇:商业综合体引领城市发展新潮流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